[发明专利]一种双作用油缸润滑泵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7735.7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5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铭;张鹏远;费树明;柳宏亮;张子龙;张舟一;徐为诚;王大鹏;员泽伟;周小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平皓程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02 | 分类号: | F16N13/02;F16N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6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用 润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作用油缸润滑泵,一号螺纹通孔和二号螺纹孔分别与双作用油缸两端连接,作为油泵工作执行机构。当二号螺纹孔油路供油时,油泵柱塞向左侧移动,此时四号螺纹孔供油口进润滑脂,一号螺纹通孔油路回油,当一号螺纹通孔油路供油时,油泵柱塞向左侧移动,此时三号螺纹通孔向外排出润滑脂,润滑脂经三号螺纹通孔排出后进入管道单向阀,完成供油,以此往复循环供油,单向阀排出的油进入递进式分油器,由分油器向设备轴承注油点注油。润滑泵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润滑泵领域,尤其是基于双作用油缸的润滑泵领域,广泛用于秸秆饲料机和各种打捆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润滑泵是一种润滑设备,向润滑部位供给润滑剂的。机械设备都需要定期的润滑,以前润滑的主要方式是根据设备的工作状况,到达一定的保养周期后进行人工润滑,比如通俗说的打黄油。润滑泵可以让这种维护工作更简便。润滑泵分为手动润滑泵和电动润滑泵。
自动润滑装置能有效地减少设备故障,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自动润滑泵(Pulsarlube M自动注油器)是美国的高科技产品。Pulsarlube M自动注油器根据微处理器中存储的时间运行小型减速机,带动位于泵内部的蜗轮,通过立式活塞的往复运动吸入/喷出容器内润滑脂,但是Pulsarlube M自动注油器需要安装电池盒。
发明内容
市面上的自动润滑泵都存在外部提供动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原机双作用油缸输出的润滑泵控制系统,其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制造成本低,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解决润滑泵需要外部提供动能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是,
包括油泵第一主体、油泵第二主体、焊接端盖,所述油泵第一主体、油泵第二主体、焊接端盖形成油腔,所述油腔内置油泵柱塞,用于将油泵的油推出油泵第二主体的油腔和将润滑脂推出油泵第一主体的油腔。所述油泵柱塞在二号螺纹孔油路供油时,所述油泵柱塞向左侧移动,四号螺纹通孔供油口进润滑脂,一号螺纹通孔油路回油。所述油泵柱塞在一号螺纹通孔油路供油时,所述油泵柱塞向右侧移动,三号螺纹通孔排除润滑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双作用油缸的往复运动,推动油泵柱塞5的往复运动,从而推动润滑脂从三号螺纹通孔排除到单向阀。
优选的,油泵第一主体,所述油泵第一主体左侧通过螺纹连接油泵第二主体,所述油泵第一主体与油泵第二主体内置一件油泵柱塞,所述油泵第一主体下部并排连接两个相同的安装螺栓,所述油泵第二主体左侧焊接焊接端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油泵第一主体右侧有三号螺纹通孔作为润滑脂出油口,并连接单向阀和分油器。
所述油泵第一主体上部有四号螺纹孔作为润滑脂供油口。
所述四号螺纹孔和油泵接口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油泵第一主体前侧有二号螺纹孔作为油路回油口和油路供油口。
所述油泵第一主体和油泵第二主体通过螺纹紧密连接。
所述油泵第二主体通过焊接和焊接端盖紧密连接。
优选的,所述焊接端盖上有一号螺纹通孔作为油路供油口和油路回油口。
所述一号螺纹通孔和二号螺纹孔分别与双作用油缸两端连接。
所述油泵柱塞由所述油泵活塞和油泵小柱塞通过螺纹连接。
技术效果
1.包括油泵第一主体、油泵第二主体、焊接端盖,所述油泵第一主体、油泵第二主体、焊接端盖形成油腔,所述油腔内置油泵柱塞,用于将油泵的油推出油泵第二主体的油腔和将润滑脂推出油泵第一主体的油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平皓程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平皓程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