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像素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97605.3 | 申请日: | 202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3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朴世爀;林栽瑾;金鸿洙;卢珍永;李孝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233 | 分类号: | G09G3/32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严芬;康泉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二极管 显示装置 及其 像素 | ||
本申请公开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像素。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像素包括电容器、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第八晶体管、第九晶体管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第三晶体管包括在第一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节点之间彼此串联耦接的第一子晶体管和第二子晶体管,并且第四晶体管包括在初始化电压的线和栅极节点之间彼此串联耦接的第三子晶体管和第四子晶体管。第八晶体管响应于发射信号将参考电压施加至第一子晶体管和第二子晶体管之间的第一节点,并且第九晶体管响应于发射信号将参考电压施加至第三子晶体管和第四子晶体管之间的第二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像素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诸如智能电话或平板计算机的便携式装置中采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中,功耗的减小可能是令人期望的。近来,已经开发了在显示静止图像时降低驱动频率的低频驱动技术以减小OLED显示装置的功耗。
发明内容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中,当执行低频驱动时,OLED显示装置可以在一个帧或多个帧处不驱动显示面板,并且显示面板可以基于所存储的数据电压显示图像以减小功耗。然而,虽然显示面板基于所存储的数据电压显示图像,但是所存储的数据电压可能由于包括在显示面板的像素中的晶体管的泄漏电流而失真,并且因此OLED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可能劣化。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装置的像素,其中该像素的泄漏电流被大幅减小或有效防止。
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装置,其中每个像素的泄漏电流被大幅减小或有效防止。
根据实施例,一种OLED显示装置的像素包括:电容器,包括耦接至第一电源电压的线的第一电极和耦接至栅极节点的第二电极;第一晶体管,包括耦接至栅极节点的栅极;第二晶体管,响应于扫描信号将数据电压传输至第一晶体管的源极;第三晶体管,响应于扫描信号二极管连接第一晶体管,其中第三晶体管包括在第一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节点之间彼此串联耦接的第一子晶体管和第二子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响应于初始化信号将初始化电压施加至栅极节点,其中第四晶体管包括在初始化电压的线和栅极节点之间彼此串联耦接的第三子晶体管和第四子晶体管;第五晶体管,响应于发射信号将第一电源电压的线与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耦接;第六晶体管,响应于发射信号将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耦接;第七晶体管,响应于初始化信号将初始化电压施加至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第八晶体管,响应于发射信号将参考电压施加至第一子晶体管和第二子晶体管之间的第一节点;第九晶体管,响应于发射信号将参考电压施加至第三子晶体管和第四子晶体管之间的第二节点;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阳极和耦接至第二电源电压的线的阴极。
在实施例中,第八晶体管可以在发射时段中将参考电压施加至第一节点,使得在发射时段中在栅极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的泄漏电流减小,并且第九晶体管可以在发射时段中将参考电压施加至第二节点,使得在发射时段中在栅极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泄漏电流减小。
在实施例中,参考电压的电压电平可以基于数据电压和第一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来确定。
在实施例中,第一子晶体管可以包括接收扫描信号的栅极、耦接至第一晶体管的漏极的第一端子以及耦接至第一节点的第二端子,第二子晶体管可以包括接收扫描信号的栅极、耦接至第一节点的第一端子以及耦接至栅极节点的第二端子,第三子晶体管可以包括接收初始化信号的栅极、耦接至初始化电压的线的第一端子以及耦接至第二节点的第二端子,并且第四子晶体管可以包括接收初始化信号的栅极、耦接至第二节点的第一端子以及耦接至栅极节点的第二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6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