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口服液瓶缺陷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7050.2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玄玉波;何厚良;周捷讯;安则丞;王英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958 | 分类号: | G01N21/958;G01N21/01;G01N21/13;B65G17/12;B65G47/74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1 | 代理人: | 屈芳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口服液 缺陷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口服液瓶缺陷检测系统,包括:传输单元,用于传递玻璃口服液瓶至设定位置,其中传递玻璃口服液瓶至设定位置时,玻璃口服液瓶停止传输;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将运行至设定位置的玻璃口服液瓶脱离传输单元,并采集玻璃口服液瓶图像;处理与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传输单元传输以及图像采集单元的采集,并根据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判断是否有缺陷;踢瓶单元,在处理与控制单元控制下,用于将有缺陷的玻璃口服液瓶移除至缺陷区;出瓶单元,在处理与控制单元控制下,用于将无缺陷的玻璃口服液瓶移除至无缺陷区。解决相关技术中检测过程中不能全方位检测、相机和光源使用数量多、系统不易拓展以及气动装置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容器质量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口服液瓶缺陷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玻璃口服液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制造工艺、天然气压力、着火温度、油渍溅落、异物附着等客观因素,将产生大量的外观缺陷和尺寸错误。传统的玻璃口服液瓶缺陷检测是由灯检工人对着背光板进行检查,效率低,精度差,容易漏检和误检。近些年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玻璃口服液瓶缺陷检测系统不断涌现,极大地提升了检测效率,同时在光路设计和图像采集方面还存在以下某个或某些问题:
一、不能全方位检测。受限于图像采集模块,部分检测系统仅能识别瓶身的缺陷而无法对瓶口、瓶底的缺陷进行有效检测;
二、使用相机多。为了追求全方位检测,部分检测系统使用四个及以上的工业相机对同一个瓶子进行成像,增加了成本;
三、使用复杂光源或结构光。鉴于玻璃口服液瓶半透明、反光和存在表面弧度等特性,部分缺陷需要使用同轴光源或多个条形光源摆出结构光才能清楚成像,增加了成本;
四、部分检测系统使用透明旋转盘作为成像区平台,这种方案占用空间大且仅能接收一条生产线的玻璃口服液瓶,不便于后续生产线的拓展;
五、部分结构使用压缩气体作为动力源,使得整套系统需要配套电、气两种动力源。且气动装置在气缸处于不同压力下会表现出细微的动力差异,不宜用于限位精度要求高的场景。
需要指出的是,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口服液瓶缺陷检测系统,解决相关技术中检测过程中不能全方位检测、相机和光源使用数量多、系统不易拓展以及气动装置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玻璃口服液瓶缺陷检测系统,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传递玻璃口服液瓶至设定位置,其中传递玻璃口服液瓶至设定位置时,玻璃口服液瓶停止传输;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将运行至设定位置的玻璃口服液瓶脱离传输单元,并采集通过玻璃口服液瓶图形;
处理与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传输单元传输以及图像采集单元的采集,并根据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判断是否有缺陷;
踢瓶单元,在处理与控制单元控制下,用于将有缺陷的玻璃口服液瓶移除至缺陷区;
出瓶单元,在处理与控制单元控制下,用于将无缺陷的玻璃口服液瓶移除至无缺陷区。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单元包括:
上料传送装置,设置在系统前端,用于将低处的玻璃口服液瓶通过传递至高处并进行下一步的水平运行;
水平传送装置,接替上料传送装置传递的玻璃口服液瓶进行水平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传送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7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