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控制的柱状中药材表皮破碎剥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6974.0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5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罗平平;何建鹏;卢玉玲;欧阳舒苗;刘木华;胡淑芬;赖曲芳;王晓;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45 江西省南昌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控制 柱状 中药材 表皮 破碎 剥离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的柱状中药材表皮破碎剥离设备,包括:机架、控制系统、送料装置、1#输送装置、2#输送装置、1#表皮破碎装置、2#表皮破碎装置、1#表皮剥离装置、2#表皮剥离装置、测量装置、出料斗、以及感应开关。测量装置与控制系统配合,可以调节上破碎机构、下破碎机构中间的间隙,可以调节两个剥离刀片中间的间隙,加工过程先用1#表皮破碎装置和2#表皮破碎装置将柱状中药材表皮破碎,然后用1#表皮剥离装置和2#表皮剥离装置将已经破碎的柱状中药材表皮剥离,达到柱状中药材表皮仿形破碎剥离的目的。本发明的柱状中药材表皮破碎剥离设备具有去皮均匀、去皮效率高、自动控制、绿色环保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的柱状中药材表皮破碎剥离设备,该种设备可适用于柱状中药材表皮破碎剥离。
背景技术
在中药材采收完成之后,绝大多数需进行产地加工或一般修制处理,一些柱状中药材需要趁着新鲜剥离表皮,之后进行晒干处理。现有的柱状中药材表皮剥离设备主要有机床式、环切式、毛刷式,由于柱状中药材表皮纤维粘连,现有设备的加工效率低,能耗高;人工加工方法主要是采用刀片刮去表皮,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且人工操作不规范增加了中药材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柱状中药材表皮剥离设备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自动控制的柱状中药材表皮破碎剥离设备,该柱状中药材表皮破碎剥离设备能够根据物料状态自动启停,自动调整表皮破碎剥离设备的加工尺寸,高效完成中药材表皮破碎剥离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的柱状中药材表皮破碎剥离设备,包括:机架1,控制系统2,用于自动上料的送料装置3,用于输送中药材的1#输送装置4和2#输送装置5,用于破碎中药材表皮的1#表皮破碎装置6和2#表皮破碎装置7,用于剥离中药材表皮的1#表皮剥离装置8和2#表皮剥离装置9,测量装置10,出料斗11,以及感应开关12。
进一步的,送料装置3、测量装置10、1#输送装置4、1#表皮破碎装置6、2#表皮破碎装置7、1#表皮剥离装置8、2#表皮剥离装置9、2#输送装置5、出料斗11依次水平横向排布安装在机架1上。
进一步的,1#表皮破碎装置6包括:竖直安装在机架1上的1#支架601、2#支架602、3#支架603,水平安装在1#支架601上的4#支架604,上破碎机构605,下破碎机构606,用于带动上破碎机构605和下破碎机构606上下运动的上下直线驱动机构607,1#导轨机构608,水平安装在1#支架601上的1#伺服电机609,通过轴承610水平安装在1#支架601上的主动轴611,与主动轴611配合的主动轮612,通过轴承610水平安装在1#支架601上的从动轴613,与从动轴613配合的从动轮614,仿形刀片615,套筒616,以及万向节617。
进一步的,上破碎机构605和下破碎机构606结构相同,以水平面呈上下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上破碎机构605包括:中间安装了多个仿形刀片615和多个套筒616的上刀轴6051,U形结构的上刀轴机架6052;下破碎机构606包括:中间安装了多个仿形刀片615和多个套筒616的下刀轴6061,U形结构的下刀轴机架6062;所述上刀轴6051通过轴承610水平安装在上刀轴机架6052上;所述下刀轴6061通过轴承610水平安装在下刀轴机架6062上。
进一步的,1#伺服电机609通过联轴器618与主动轴611相连接,用于带动主动轴611和主动轮612转动;主动轮612与从动轮614相啮合,用于带动从动轮614和从动轴613转动;主动轴611的右端通过万向节617与上刀轴6051的左端相连接,用于带动上刀轴6051转动;从动轴613的右端通过万向节617与下刀轴6061的左端相连接,用于带动下刀轴6061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农业大学,未经江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6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丢包重传的方法、装置、可读介质以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回转上支座及动臂式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