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土地举证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5233.0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9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力为;冯涛;何成龙;张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励精图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32;G06Q50/18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韩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土地 举证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土地举证系统及方法,包括:RTK定位设备,所述RTK定位设备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实时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传输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用于采用凸包算法根据当前待举证地块的边界范围确定多个图像采集位置以及每个所述图像采集位置对应的图像采集方位角;以及,接收来自RTK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并在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到达某个所述图像采集位置处时,基于图像采集方位角采集当前待举证地块的土地举证图像。本发明通过接入定位设备确保移动终端位置信息不能被篡改;并且本发明在土地举证图像采集过程中,采用凸包算法自动生成多个图像采集位置与方位角,所采集到的土地举证图像能最大限度的完整展现地块的实际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地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土地举证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土行业中,审查部门经常需要相关企事业单位对地块的实际情况进行举证,以证明地块符合相关政策。常用的地块举证方法是,外业人员到达地块现场后,使用移动终端对地块进行拍照,然后将照片上传到相应的网络平台或者打印成纸质文件,供相关部门审查。
该方法存在的问题:
1、移动终端自带的定位功能的精度不高,并且可以被修改,导致拍照的位置不一定准确,不能确保照片的真实性。
2、照片的数量、拍摄方向取决于外业人员的现场操作,即由外业人员选取拍摄角度,进行土地举证图像的拍摄,这种拍摄方式有很大的随机性,依赖于外业人员的拍摄经验,如果外业人员选取的角度不全面,会导致对单个地块拍摄的一组照片不一定能完整展现该地块的实际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审查部门会要求重新举证,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公共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土地举证系统中,利用移动终端自身定位信息精度不高、导致举证图像真实性存疑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土地举证系统及方法,该系统能够实现精准定位、且位置信息不能被篡改、确保举证图像的真实有效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土地举证系统,所述智能土地举证系统包括:
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定位设备,所述RTK定位设备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实时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传输至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用于采用凸包算法根据当前待举证地块的边界范围确定多个图像采集位置以及每个所述图像采集位置对应的图像采集方位角;以及,接收来自RTK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并在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到达某个所述图像采集位置处时,基于当前位置对应的图像采集方位角采集当前待举证地块的土地举证图像。
通过接入的RTK定位设备实现对移动终端的精准定位,采用RTK设备获取的移动终端位置信息不能被篡改、能够确保举证图像位置的真实有效性;并且本发明所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土地举证图像采集过程中,能够基于凸包算法根据当前待举证地块的边界信息自动生成多个图像采集位置以及每个位置处的图像采集方位角,并在实时位置信息到达某个所述图像采集位置处时,基于当前位置对应的图像采集方位角采集当前待举证地块的土地举证图像,无需依赖外业人员的操作经验,即可通过算法自动生成相应的拍摄位置与角度,完成相应的土地举证图像的拍摄任务;通过本方法采集到的土地举证图像能够完整展现地块的实际情况,相较于传统依赖于外业人员的手动角度调节图像采集方式更准确、更智能。
根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土地举证系统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摄像头,用于根据控制器的控制调整自身方位角,基于所述图像采集方位角采集当前待举证地块的土地举证图像,并将采集到的土地举证图像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方向传感器,设置于摄像头处,用于获取所述摄像头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并将所述摄像头的水平朝向与俯仰角传输至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励精图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励精图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5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