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热电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装置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4587.3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2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跃;刘廷众;李国翊;郗兵;乔伟;王泽宁;郑胜杰;宁楠;李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4;G06Q50/06;G06F11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付晓娣 |
地址: | 05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 系统 多目标 优化 方法 装置 终端 | ||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装置及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多目标优化函数及其约束条件;基于约束条件以及改进海鸥算法,对多目标优化函数进行迭代计算,得到多个非支配解;在每次迭代过程中,改进海鸥算法计算不同海鸥个体对应的各个目标函数值,并根据目标函数值从各个海鸥个体对应的解中选取非支配解进行存储,以及根据存储的非支配解中拥挤度最低的非支配解,更新海鸥个体的位置;基于优劣解距离法从多个非支配解中选取最优解对目标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优化。本发明能够对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优化求解,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增长,世界各国对于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加,为寻找清洁、能源利用率高的供能方式,利用发电机发电过程中产生余热为系统供冷、供热的冷热电联供系统逐渐受到关注。
冷热电联供系统作为一种多联产供能系统,其结构形式灵活多样,其中设备类型与容量的选择对于系统的综合性能有很大影响。目前,对于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设计方案仍多以负荷峰值设置各设备的容量,这使得已建成的冷热电联供系设备容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增加投资成本、经济性差,为此需要对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运行优化。
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风电、光伏等设备正在逐渐引入到冷热电联供系统中,使得系统结构更加复杂。并且,为了抑制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出力波动对系统的影响,通常会在系统中引入储能设备,进一步增加了优化求解的难度。考虑到冷热电联供系统中涉及设备类型较多,且冷热电三种能量之间具有较强的耦合关系,如何对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优化求解,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装置及终端,以对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优化求解,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包括:
以目标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设备容量为决策变量,以运行成本最小、能源消耗最小、环境影响最小为目标,构建多目标优化函数;
构建多目标优化函数的约束条件,并基于约束条件以及改进海鸥算法,对多目标优化函数进行迭代计算,得到多个非支配解;其中,在每次迭代过程中,改进海鸥算法计算不同海鸥个体对应的各个目标函数值,并根据目标函数值从各个海鸥个体对应的解中选取非支配解进行存储,以及根据存储的非支配解中拥挤度最低的非支配解,更新海鸥个体的位置;
基于优劣解距离法从多个非支配解中选取最优解,并根据最优解,对目标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优化。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冷热电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以目标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设备容量为决策变量,以运行成本最小、能源消耗最小、环境影响最小为目标,构建多目标优化函数;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构建多目标优化函数的约束条件;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约束条件以及改进海鸥算法,对多目标优化函数进行迭代计算,得到多个非支配解;其中,在每次迭代过程中,改进海鸥算法计算不同海鸥个体对应的各个目标函数值,并根据目标函数值从各个海鸥个体对应的解中选取非支配解进行存储,以及根据存储的非支配解中拥挤度最低的非支配解,更新海鸥个体的位置;
优化模块,用于基于优劣解距离法从多个非支配解中选取最优解,并根据最优解,对目标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优化。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冷热电联供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衡水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45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管机
- 下一篇:直连结构蓄电池汇流排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