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毂自动收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3813.6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3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飞驰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52 | 分类号: | B65G47/252;B65G65/32;B65G69/00;B65G4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曾宪春 |
地址: | 241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毂 自动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轮毂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毂自动收料设备,包括旋转机构、推升机构、传动机构、弹性挤压臂、旋转架、单向扩开机构、支撑导架、轮毂收集车和输送线,该轮毂自动收料设备,通过旋转机构、弹性挤压臂和单向扩开机构结合,旋转机构一方面起到带动弹性挤压臂旋转的作用,再通过单向扩开机构,使得弹性挤压臂能够对轮毂进行自动加紧的作用,通过旋转机构反向旋转带动弹性挤压臂进行运动,使得轮辐转动为竖直状态,替代了工人转动轮辐,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旋转机构在旋转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推升机构进行运动,使得当轮辐转动到竖直状态时,轮辐能够自动滚到轮毂收集车内,避免工人进行推动,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毂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毂自动收料设备。
背景技术
轮毂由轮辐和轮辋组成,而组合后的轮辋还需要运输到下一个工序进行加工,往往采用工人将轮辐码放在小车,而通过工人进行码放,往往会消耗工人大量的时间和体力,进而降低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1811109324.3;公开了一种反拉延副手自动取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取件机构从反拉延冲压机处取出轮辐,伸缩机构在机架上运动将轮辐放置到滚道上进入下一道工序。代替了传统技术中通过人工将反拉延后的轮辐从反拉延冲压机处搬运到下一个工序的过程,减少了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解决了员工频繁取料、放料,员工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避免了员工在操作时,轮辐跌落将操作人员砸伤的安全隐患;该自动取件装置的使用降低了人员成本,杜绝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方案具有以下缺点:
1、该方案虽然能够代替人工进行搬运,使得轮毂能够搬运到收集车上,但后续进行加工时,还需要工人走动到收集车多个位置,只能拿取轮毂,再将轮毂放置到搬运到设备上,由于工人这个过程需要行走的距离,且轮毂较重,往往会消耗工人大量的时间和体力。
2、若将轮毂翻转成竖直状态,再滚入收集车内,再通过后期工人进行搬运将会减少工人的搬运时间,但通过工人将轮毂进行翻转,将会消耗工人大量的时间,且由于输送线表面不平整,通过工人推动轮毂,使得轮毂输送到收集车上往往较为麻烦,还是需要工人进行搬运,因此还是会消耗工人大量的时间和体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自动收料设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轮毂自动收料设备,包括旋转机构、推升机构、传动机构、弹性挤压臂、旋转架、单向扩开机构、支撑导架、轮毂收集车和输送线,输送线固定安装在地面上,输送线上放置有若干个轮毂,支撑导架固定安装在输送线上,用于对轮毂旋转提升时进行导向,旋转架位于支撑导架的下方,且旋转架固定安装在输送线,轮毂收集车位于支撑导架的一侧,用于对轮毂进行收集,旋转机构固定安装在旋转架上,用于旋转轮毂,弹性挤压臂固定安装在旋转架上,用于卡住轮毂,单向扩开机构固定安装在支撑导架上,用于定位打开弹性挤压臂,传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旋转机构上,且传动机构与旋转机构传动连接,推升机构固定安装在输送线上,用于推动旋转架进行旋转,传动机构与推升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支撑导架包括导转板、若干个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若干个第一导管位于输送线的末端,若干个第二导管位于第一导管靠近输送线的一侧,且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均通过支撑管固定安装在输送线上,第一导管的长度长于第二导管的长度,导转板固定安装在第二导管靠近旋转机构的一端,单向扩开机构固定安装在导转板上。
进一步的,旋转架包括转座、转板、第一卡柱和推升板,转座固定安装在输送线上,转板与转座转动连接,第一卡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转板上,且第一卡柱的另一端与推升板固定连接,推升板的底部与推升机构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飞驰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飞驰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3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