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稳定性提高的角蛋白酶突变体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592639.3 申请日: 2021-05-28
公开(公告)号: CN113528493B 公开(公告)日: 2022-11-25
发明(设计)人: 史劲松;苏畅;郑可欣;许正宏;龚劲松;钱建瑛;江佳宇;秦安琪;何纪萌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9/54 分类号: C12N9/54;C12N15/57;C12N15/70;C12N1/21;C12P21/06;C14C1/06;C12R1/19
代理公司: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代理人: 杨慧林
地址: 214122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热稳定性 提高 角蛋白 突变体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稳定性提高的角蛋白酶突变体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突变体为A165E、Q170T、N292F、L190Q、H92N和S171G,上述突变体在较好的保持催化活性的基础上使热稳定性获得不同程度提升,其中Q170T突变体具有最优热稳定性,在60℃的半衰期由野生型的17.3min提升到38.5min。六个位点组合突变体的半衰期显著改善至66.1min,最适反应温度由40℃提高至60℃。突变体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均较好,较野生型角蛋白酶更具应用价值和潜力。并且基于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蛋白质热稳定性提升方法可以成为工业酶热稳定性改造的通用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及酶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热稳定性提高的角蛋白酶突变体及应用。

背景技术

角蛋白酶具有专一的降解天然角蛋白的功能,是一种有着强生物活性的蛋白酶。大多属于胞外的丝氨酸蛋白酶类,少部分属于结合酶或胞内蛋白酶。目前文献报道的产角蛋白酶微生物主要来源于细菌、真菌或放线菌,这些微生物大多从羽毛,鸟类羽毛或毛发废弃物堆积处分离获得。角蛋白酶相比于其他蛋白酶可以更温和、高效地处理含有角蛋白的原料,同时其可以改善处理后的角蛋白的营养价值。目前,角蛋白酶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饲料、纺织、制革等工业中,在生物制剂的制备、废弃生物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关于角蛋白酶的研究备受关注。

高温有利于羊毛、羽毛、头发等角蛋白纤维的快速水解,并且水解过程通常需要持续进行一段时间,这就要求角蛋白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而目前已报道的多数蛋白酶在工业环境下通常是不稳定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角蛋白酶KerBp在60℃下的失活半衰期仅约为17min,稳定性不足是制约角蛋白酶应用的瓶颈问题。提高蛋白酶的稳定性,尤其是提高未知结构蛋白酶的稳定性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传统的改造方法,如定向进化,费时费力;完全的理性设计则有局限性,尽管现在所能应用的蛋白质结构数据信息量在迅猛地增加,计算机技术水平也在增强,但是蛋白质构效关系尚未完全解析清楚。目前,计算生物学和定向进化的交叉结合进一步加速了酶的理性改造进程。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蛋白质工程改造能够基于精确和全面的结构解析、先进的基因操作以及与多学科技术相结合的新方法为高效生产具有稳定性的酶开辟了新的领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计算与分析,分别对角蛋白酶的高柔性Loop区域、钙离子结合区域以及序列中的低频氨基酸进行定点突变和多位点组合突变的方法对短小芽孢杆菌角蛋白酶分子进行改造,构建出一种热稳定性提升的重组角蛋白酶工程菌株,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酶蛋白热稳定性改造策略。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角蛋白酶突变体,以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角蛋白酶为亲本,将亲本角蛋白酶第165位点的丙氨酸、第292位点的天冬酰胺、第170位点的谷氨酰胺、第190位点的亮氨酸、第92位点的组氨酸、第171位点的丝氨酸中至少一处突变为其他的氨基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将亲本角蛋白酶第165位点的丙氨酸突变为谷氨酸、第292位点的天冬酰胺突变为苯丙氨酸、第170位点的谷氨酰胺突变为苏氨酸、第190位点的亮氨酸突变为谷氨酰胺、第92位点的组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和第171位点的丝氨酸突变为甘氨酸中的至少一种突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将亲本角蛋白酶第165位点的丙氨酸突变为谷氨酸、第292位点的天冬酰胺突变为苯丙氨酸、第170位点的谷氨酰胺突变为苏氨酸、第190位点的亮氨酸突变为谷氨酰胺、第92位点的组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和第171位点的丝氨酸突变为甘氨酸。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码所述角蛋白酶突变体的基因。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携带所述基因的重组质粒。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表达所述角蛋白酶突变体的重组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重组菌是以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酵母或丝状真菌为宿主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2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