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氨有机废水一价盐资源化与零排放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92125.8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5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原沁波;刘世斌;梁小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创人和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转型综合改***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氨 有机 废水 一价盐 资源 排放 工艺 | ||
1.一种合成氨有机废水一价盐资源化与零排放工艺,包括反渗透系统、纳滤系统、电渗析装置、离子交换树脂、双极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合成氨有机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一级纳滤装置将其中的一价盐和二价盐分离;
S2:将分离后的一价盐废水先经过一价调节池和后续电渗析分离出的淡盐水充分混合后进入反渗透装置进行浓缩,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在反渗透装置高脱盐率的作用下达到循环水的要求进入回用水池,供生产使用;
S3:浓缩后的合成氨废水进入二级纳滤装置进一步提纯,经过二次提纯的废水中主要成分为一价盐,其中二价盐占比很低,经过二次提纯分离出的二价盐与一级纳滤分盐的二价盐浓水在二价调节池混合,进入二价盐废水处理系统;
S4:一价盐废水进入电渗析装置进一步分离提纯,提高氯化钠的浓度,分离出的盐经树脂净化后进入双极膜进行分离,双极膜分离出一价的酸和碱,盐酸和氢氧化钠,同时双极膜产生的极水返回至电渗析装置循环,电渗析处理分离出的淡盐水返回到一价调节池进行循环,全部过程没有外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氨有机废水一价盐资源化与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装置的膜元件采用二段或多段串联组合使用方式,用于合成氨废水脱除二价盐,截留分子量在200-1000之间的有机物和二价硫酸盐,选用回收率75%-85%、脱盐率55%-75%的纳滤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氨有机废水一价盐资源化与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装置使用抗污染的反渗透膜元件,根据来水及浓缩要求采用一级二段或多段方式运行,具有较高的透过速度和脱盐性能,回收率为60%-70%、脱盐率为98%-99%的反渗透膜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氨有机废水一价盐资源化与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渗析装置采用针对富含氯化钠盐废水的膜,根据盐浓度和废水处理量选择相应的电渗析装置,采用的电渗析膜有高选择性、低电阻、高交换容量、低渗透率,同时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较好,膜抗污染,清洗恢复性好;参数控制有严格要求,对于运行工艺过程有严格控制,可以在确保脱盐和浓缩速度较快的同时,保证较高的脱盐效率和较高的电流效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氨有机废水一价盐资源化与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树脂吸附采用特种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或者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对F-的脱除率大于98%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合成氨有机废水一价盐资源化与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采用适用于高盐废水除硬度杂质离子的螯合树脂,螯合树脂官能团是聚苯乙烯型、聚丙烯酸型、氨基酰胺型、胺基膦酸型、胺基羧酸型和氨基膦酸型中一种或者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合成氨有机废水一价盐资源化与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氨基膦酸和胺基羧酸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氨有机废水一价盐资源化与零排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膜采用针对一价盐废水的膜元件,根据废水中一价盐的含量选择相应的双极膜,双极膜由阴离子交换树脂层、阳离子交换树脂层和中间催化层组成,H2O作为H+和OH-离子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创人和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清创人和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21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