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机器视觉的偏心量测量误差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0310.3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罗怡;辛云朋;房运涛;王晓东;徐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7 | 分类号: | G01B11/27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机 视觉 偏心 测量误差 补偿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精密微小零件自动装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双机器视觉的偏心量测量误差补偿方法。通过竖直方向机器视觉,测量组成万向支架的框架类组件中任意两个零件的偏心量,通过水平方向机器视觉,测量两个零件特征端面的相对偏转角,建立误差补偿模型,计算该角度引起竖直方向机器视觉测量偏心量的误差,补偿到偏心量测量的结果中,即得到两个零件的真实偏心量,解决单机器视觉测偏心量时,因两个零件相对不平行状态难以确定,导致两个零件的偏心量测量结果不同。该发明为微小框架组件自动装配后提供了精确的偏心量测量结果,从而直接影响后续偏心量的自动调整,能够提高精密装配的准确性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密微小零件自动装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双机器视觉的偏心量测量误差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精密微小零件自动化装配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陀螺仪等带有框架类组件的装配偏心量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其装配精度直接影响该类零件的使用性能,偏心量的精确测量则是精密装配的必要前提,待测零件的特征端面的不平行则是影响测量结果的重要因素。此外,基于机器视觉的偏心量自动测量方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符合自动化装配的核心思想。
目前投入生产使用的偏心量测量方法多为接触式测量方法,即通过电感测微仪或者三坐标测量仪等工具,将测头打在被测两圆环中的其中一个,转动另一个圆环,电感测微仪的读数最大与最小的差值即为偏心量。由于其为接触式测量,因此测量结果会受到接触力的影响,同时需要设计专门的夹具来固定零件进行测量,基准统一问题也需要考虑。
公开号为CN11234488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框架组件的偏心量和间隙测量装置,运用单机器视觉测量两个零件特征端面的偏心量,然而,针对万向支架类组件的特点,任意两个零件之间均有一个旋转自由度未被完全限制,当两个零件相对不平行时,其特征端面的两个中心发生相对位移,造成偏心量测量的误差,此方法不再适用。
本发明结合框架类组件的特点,在与测量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增加一套机器视觉,此时可测量两个零件的相对偏转角度,将该角度代入建立的误差补偿模型,即可得到测量方向的测量偏心量误差,提高偏心量测量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使用机器视觉测量框架类组件的偏心量,因被测端面不平行状态难以完全确定,导致的偏心量测量结果不准确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机器视觉的偏心量测量误差补偿方法,在竖直方向的相机测量偏心量的基础上,在零件水平方向增加一个相机测量零件的倾斜程度,计算得两个零件的特征端面的相对偏转角度,将偏转角度代入建立的偏心量测量误差补偿模型,补偿竖直方向相机测得的偏心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双机器视觉的偏心量测量误差补偿方法,基于竖直机器视觉测量框架类组件的偏心量时,在水平方向上增加一套水平机器视觉,用来测量组成框架类组件的零件特征端面不平行导致的偏转角度,将偏转角度代入建立的误差补偿模型,对竖直机器视觉测量偏心量进行补偿;
具体方法表现为:
步骤一:通过精密位移滑台带动水平相机移动,使零件的目标特征出现在相机视野中,继续调整相机在景深方向移动,使目标特征呈现最清晰的状态,此时具有偏心量要求的两个零件的特征端面的不平行,在水平相机的视野中,表现为两条不平行的直线,由于水平相机视场和景深较小,待测零件的目标特征实际为一条弧线,所以需要精密位移滑台带动水平相机移动至不同位置采集照片,以获取清晰完整的目标特征;
步骤二:将水平相机采集的图片,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方法,使目标特征显示为可扫点状态,通过扫描目标特征,拟合出两条倾斜直线,直线斜率的反正切即偏转角,计算两个零件的相对偏转角,代入已经建立的误差补偿模型,计算得到需要补偿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0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