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锂离子电池使用安全性的防护壳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9938.1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涛;刘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市智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H01M50/375;H01M50/383;H01M10/0525;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安徽专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94 | 代理人: | 张云枝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锂离子电池 使用 安全性 防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锂离子电池使用安全性的防护壳,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一种可提高锂离子电池使用安全性的防护壳,本方案中当锂离子电池本体燃烧时,阻挡膜被烧破后,弹性膜将灭火球弹出到锂离子电池本体上和防护壳体内部各处,灭火球迅速解体将内部的水喷发出来,对锂离子电池本体灭火和降温,避免继续燃烧,使用人员有更多逃离时间;当锂离子电池本体发生爆炸时,防护壳体有缓冲防护作用,爆炸力度较大时,其碎片会撞击包裹层被其包住,储藏腔内部的胶水会流到爆炸碎片上,使得爆炸碎片与包裹层胶黏在一起,可以避免爆炸碎片的锋利边角和高温对人体造成伤害,防止了对来不及反应的人员造成更大的伤害,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提高锂离子电池使用安全性的防护壳。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锂离子电池一直是绿色环保电池的首选,目前锂电池被广泛的应用到生活中的很多领域,生活中最常见的大多数电动车中就运用到了锂离子电池作为能源,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来驱动车辆运动,由于电动车方便快捷,电动车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随着锂离子电池电动车的大量运用,很多因为操作不当等问题,经常会发生锂离子电池爆炸燃烧等严重的现象,例如好多群众将电动车带进电梯以及在家中充电而发生的电池燃烧爆炸的新闻不在少数。
目前在使用电动车的过程中,一般主要是由于对电动车中锂离子电池的过充、过放、外力冲击和高温等原因,而造成锂离子电池的燃烧爆炸,目前对锂离子电池外部没有相应的防护缓冲,不能及时对电池燃烧爆炸进行相应处理,导致锂离子燃烧爆炸的时间很迅速,使用人员没有相应的反应和应急时间,使得人们逃离危险的时间很短,对使用者安全有较大的威胁。因此,提出一种可提高锂离子电池使用安全性的防护壳,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锂离子电池使用安全性的防护壳,本方案中当锂离子电池本体发生燃烧时,防护壳体内壁的阻挡膜被烧破后,弹性膜会将灭火球弹出到锂离子电池本体上以及防护壳体内部各处,同时灭火球内部破裂膜发生破裂,灭火球会迅速解体会将灭火球内部的水喷发出来,从而可对锂离子电池本体燃烧进行灭火以及降温,避免锂离子电池本体继续进行燃烧,同时也给使用人员更多的逃离现场的时间;当锂离子电池本体最终发生爆炸解体时,防护壳体会对其爆炸有着缓冲防护的作用,当爆炸力度较大时,其碎片会撞击包裹层被其包住,由于爆炸碎片的高温会将储藏腔内部的固态胶水进行熔化呈液体,此时胶水会通过筛网流到爆炸碎片上,使得爆炸碎片与包裹层胶黏在一起,通过包裹层不仅可以避免爆炸碎片的锋利边角对人员造成伤害,而且可避免其高温对人体造成伤害,防护效果好,极大的防止了锂离子电池本体解体而对来不及反应的人员造成更大的伤害,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市智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北市智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9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