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维修过程中金属导管制造修复方法及制造修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7714.7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9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万绍钦;李强宣;鲁光涛;盖晓峰;李建伟;佘繁超;李芳宇;高双全;徐艳荣;石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凌科航空复材有限责任公司;凌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P23/00;B23K3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王振宇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维修 过程 金属 导管 制造 修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机维修过程中金属导管制造修复方法及制造修复装置,方法包括:制作待维修金属导管的主管和各分管;通过机上验装,确定所述主管和各分管的安装位置;基于主管和各分管的安装位置,将各分管焊接到主管上,得到焊接后的导管;将焊接后的导管和接头进行机上验装,确定接头和各管的安装位置;基于接头和各管的安装位置,将接头焊接在各管的位置上;将搭铁线焊接在导管上。本发明通过机上验装确定主管和各分管的对接安装位置以及各接头和各管的安装位置,对接安装位置更加精确,基于机上验装确定的安装位置制造金属导管,制造导管,对于单件导管生产效率高、周期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飞机维修过程中金属导管制造修复方法及制造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各系金属导管主要材料为1Cr18Ni9Ti、20A、LF2和LF21,均是通导管弯形和焊接工艺制造而成。由于飞机在服役期间导管受应力作用,产生了变形,两根相邻间的导管对接接头位置发现了偏移,在飞机维修过程,故检时其中一根导管损伤,需进行换新,按图纸和实物均无法进行制造,如采用定位夹具制造,对单件导管制造存在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飞机维修过程中金属导管制造修复方法及制造修复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飞机维修过程中金属导管制造修复方法,包括:制作待维修金属导管的主管和各分管;通过机上验装,确定所述主管和各分管的安装位置;基于所述主管和各分管的安装位置,将各分管焊接到主管上,得到焊接后的导管;将焊接后的导管和接头进行机上验装,确定接头和各管的安装位置;基于接头和各管的安装位置,将接头焊接在各管的位置上;将搭铁线焊接在导管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作出如下改进。
可选的,所述制作待维修导管的主管和各分管,之前包括:扫描原金属导管,建立金属导管的三维数模,所述金属导管的三维数模包括金属导管的各管形状、各管的相对安装位置以及各管与接头的安装位置,其中,金属导管的各管包括主管和各个分管。
可选的,所述制作待维修金属导管的主管和各分管,包括:根据金属导管的三维数模,完成相应的弯管模具制作,所述弯管模具包括主管模具和各分管模具;利用所述主管模具制作待维修金属导管的主管,以及利用各分管模具制作待维修金属导管的各分管。
可选的,所述所述制作待维修金属导管的主管和各分管,之后包括:将制作的金属导管的主管和各分管进行酸洗,去除主管和各分管的表层氧化膜。
可选的,所述通过机上验装,确定所述主管和各分管的安装位置,包括:将主管和各分管进行机上验装,确定主管和各分管之间的安装位置,并标记焊接标识和主管的开口位置;相应的,基于所述主管和各分管的安装位置,将各分管焊接到主管上,得到焊接后的导管,包括:根据标记的主管的开口位置,采用切割机对主管进行开口;根据标记的焊接标识,将主管和各分管进行组焊。
可选的,所述确定接头和各管的安装位置,之后还包括:去除主管及各分管的余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飞机维修过程中金属导管制造修复装置,包括:制作组件,用于制作待维修金属导管的主管和各分管;验装组件,用于通过机上验装,确定所述主管和各分管的安装位置;以及将焊接后的导管和接头进行机上验装,确定接头和各管的安装位置;焊接组件,用于基于所述主管和各分管的安装位置,将各分管焊接到主管上,得到焊接后的导管;以及基于接头和各管的安装位置,将接头焊接在各管的位置上;将搭铁线焊接在导管上。
可选的,所述制作组件,用于制作待维修金属导管的主管和各分管,包括:根据金属导管的三维数模,完成相应的弯管模具制作,所述弯管模具包括主管模具和各分管模具;利用所述主管模具制作待维修金属导管的主管,以及利用各分管模具制作待维修金属导管的各分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凌科航空复材有限责任公司;凌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凌科航空复材有限责任公司;凌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7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篷布生产用全自动裁剪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