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堆内置纵向液压减振装置及内置纵向液压减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3270.X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4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宇;赵斌;王彦翔;颉跟虎;刘晴美;龚红霞;赵刚强;汤骞;付原庆;王腊;易露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瑞唯减振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6 | 分类号: | F16F13/06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吴志勇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内置 纵向 液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橡胶堆内置纵向液压减振装置,包括橡胶堆本体(1)、底板(9),橡胶堆本体(1)的底端固定在底板(9)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后设置在橡胶堆本体(1)内的前液腔(41)、后液腔(51)和隔在前液腔(41)和后液腔(51)之间的阻尼板(3);所述前液腔(41)和后液腔(51)内有阻尼液,所述阻尼板(3)上开设有连通前液腔(41)和后液腔(51)的阻尼孔(31),阻尼板(3)的下端固定在底板(9)上;当列车加速时,底板(9)带动阻尼板(3)压缩前液腔(41)的同时拉伸后液腔(51),迫使前液腔(41)内的阻尼液经阻尼孔(31)进入后液腔(51),产生阻尼吸能的减振作用;当列车减速时,底板(9)带动阻尼板(3)压缩后液腔(51)的同时拉伸前液腔(41),迫使后液腔(51)内的阻尼液经阻尼孔(31)进入前液腔(41),产生阻尼吸能的减振作用;所述橡胶堆本体(1)内开设有开口于橡胶堆本体(1)底部的空腔(2),所述空腔(2)前部设有弹性的前液腔囊壳(4),所述空腔(2)后部设有弹性的后液腔囊壳(5),所述阻尼板(3)位于前液腔囊壳(4)和后液腔囊壳(5)之间;所述前液腔囊壳(4)朝后一端具有开口一(42),开口一(42)的边缘一(43)与阻尼板(3)的前侧面(32)密封粘接,形成所述的前液腔(41);所述后液腔囊壳(5)朝前一端具有开口二(52),开口二(52)的边缘二(53)与阻尼板(3)的后侧面密封粘接,形成所述的后液腔(51);所述前液腔囊壳(4)与空腔(2)前部的前壁(21)相贴合,与空腔(2)前部的前顶壁(23)之间有间隙;所述后液腔囊壳(5)与空腔(2)后部的后壁(22)相贴合,与空腔(2)后部的后顶壁(24)之间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堆内置纵向液压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的板体内设有注液流道(6)和排气流道(7),注液流道(6)的出口(61)和排气流道(7)的入口(62)分位于阻尼板(3)前、后两侧的底板(9)上面;
所述前液腔囊壳(4)朝下一端具有开口三(44),开口三(44)的边缘三(45)与阻尼板(3)前方的底板(9)密封粘接,所述注液流道(6)的出口(61)所在区域的底板(9)上面暴露在前液腔(41)内;
所述后液腔囊壳(5)朝下一端具有开口四(54),开口四(54)的边缘四(55)与阻尼板(3)后方的底板(9)密封粘接,所述排气流道(7)的入口(62)所在区域的底板(9)上面暴露在后液腔(5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堆内置纵向液压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顶部的中间设有限位槽(25),所述阻尼板(3)的上端为限位端(34),限位端(34)位于限位槽(25)内,限位端(34)的顶端面与限位槽(25)的槽顶面之间有间距;列车匀速运行状况下,限位端(34)与限位槽(25)的前槽壁和后槽壁之间均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橡胶堆内置纵向液压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液腔(51)设有下端与排气流道(7)的入口(62)连接相通的延升管(8),所述延升管(8)的上端管口(81)位于后液腔(51)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橡胶堆内置纵向液压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升管(8)固定在阻尼板(3)上。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减振装置实现的橡胶堆内置纵向液压减振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利用列车运行速度发生变化时,位于列车与转向架之间的橡胶堆本体(1)与橡胶堆本体(1)底部之间发生前后错位的特性,在橡胶堆本体(1)内设置前后两个装有阻尼液的可作弹性变形的液腔,在两个液腔之间设置阻尼板(3),在阻尼板(3)上设置连通前后两个液腔的阻尼孔(31),将阻尼板(3)固定在橡胶堆本体(1)底部的底板上,使阻尼板(3)在列车运行速度发生变化时,由底板(9)带动阻尼板(3)作相对于底板(9)以上橡胶堆本体(1)的相对运动,使阻尼板(3)按运行方向压缩在前的液腔和拉伸在后的液腔,迫使在前的液腔内的阻尼液经阻尼孔进入在后的液腔中,实现吸能减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瑞唯减振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瑞唯减振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327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皮带流水线
- 下一篇:一种橡胶堆内置垂向液压减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