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细胞分裂素提高黄花菜繁殖系数的扦插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1485.8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5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谢越;陈童;任华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10;A01G7/06;A01G24/28;A01G24/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闫萍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细胞分裂 提高 黄花菜 繁殖系数 扦插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黄花菜短缩茎育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细胞分裂素提高黄花菜繁殖系数的扦插育苗方法,打破顶端优势,利用基质进行育苗,对黄花菜短缩茎喷施一定浓度范围的6‑BA溶液,促进短缩茎上的主芽和隐芽萌发,繁殖系数达到2.12‑2.30,利用该方法育苗35天,即能成苗移栽;本发明的操作步骤容易、成本低,有利于提高黄花菜的良种扩栽速度,减少切分创面导致的病害,保持营养繁殖遗传种性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黄花菜短缩茎育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细胞分裂素提高黄花菜繁殖系数的扦插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花菜(Hemerocallis sp.),别名金针菜,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起源亚洲和欧洲的温带地区。黄花菜兼具观赏和食用价值,在中国南北方均有栽培。其中,山西大同县因其地处火山群,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其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黄花菜的生长,成为中国黄花菜的主产地之一。
大同黄花菜种苗采用的有性繁殖技术为种子繁殖方式,但因种子萌发率低,后代分化系数大,黄花菜生长周期较长和童期长,不利于黄花菜的快速扩繁。目前,黄花菜无性繁殖常用分株繁殖方式,但该方法繁殖率低,容易传播茎基腐病害,不利于良种快速扩繁;随着科技的发展,组织培养是另一项黄花菜无性繁殖技术,但该方法操作难度大和成本高,不利于广泛推广使用;现阶段,黄花菜可以利用花莛和短缩茎作为材料进行扦插育苗,但由于花莛取材受时间限制,且出苗率较低,成功率不高;短缩茎扦插主要基于大同黄花菜根茎上的芽体进行扩繁,但由于隐芽萌发前,难以肉眼辨别位置,导致技术要求较高,且切分导致芽块/片创面大、营养体小,容易伤根感染病害,影响成苗质量。
因此,急需研发一种成本低和操作管理简单的黄花菜良种扩繁方法,有助于黄花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大。
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短缩茎扦插繁殖方法是基于黄花菜芽片上的芽体(主芽、侧芽或隐芽)位置进行切割扩繁,具体可分为芽块繁殖、切片繁殖和分芽繁殖。
以上所述现有技术一具有以下缺点:
隐芽萌发前难以辨别位置,导致技术要求较高,且切分导致芽块/片创面大、营养体小,容易伤根感染病害,影响成苗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细胞分裂素喷施,提高黄花菜种苗繁殖系数的扦插育苗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时间短,幼苗成活率和繁殖系数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细胞分裂素提高黄花菜繁殖系数的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芽体完整且无病害的黄花菜短缩茎,备用;并将草炭、蛭石和珍珠岩充分混合,作为基质;
步骤2:将基质填充入育苗钵内;
步骤3:扦插,具体是:
将黄花菜的短缩茎放入育苗钵正中心,并用混合好的基质填充短缩茎周围,并将基质用水浇透;
步骤4:激素处理,具体是:
采用细胞分裂素对黄花菜短缩茎处进行处理;
步骤5:扦插管理,具体是:
在扦插育苗期间,间隔2-3天浇水,保持基质湿度,每次浇水量为50mL/育苗钵;
步骤6:再次扩繁,具体是:
扦插育苗20天后,将扦插苗取出,用刀具在萌发的主芽和侧芽之间,沿垂直方向将主芽和侧芽分离,保证分离后的主芽和侧芽都带有部分短缩茎和肉质根;
步骤7:再次扦插,具体是:
将分离后的主芽和侧芽再次进行扦插,重复步骤3;
步骤8:再次扦插管理:操作同步骤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1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