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大肠杆菌内稳定遗传的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质粒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9577.2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3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通;李干武;步志高;赵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5/81 | 分类号: | C12N15/81;C12N15/70;C12N1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马鑫 |
地址: | 150009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肠杆菌 稳定 遗传 酵母 穿梭 质粒 及其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在大肠杆菌内稳定遗传的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质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梭质粒是基于细菌-酵母人工染色体,从pGEN-MCS质粒上通过PCR扩增得到hok-sok和par元件,然后通过连接将稳定遗传元件hok-sok和par构建入细菌-酵母人工染色体中,进而获得方便克隆长片段DNA、无抗性且在大肠杆菌内稳定遗传的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质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大肠杆菌内稳定遗传的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质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菌-酵母人工染色体为pCC1BAC-YAC,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大肠杆菌内稳定遗传的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质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梭质粒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在大肠杆菌内稳定遗传的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质粒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pGEN-MCS为模板,设计引物,所述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
SOK/PAR-F:
AAGGATCCGGCGTAATCATGACAACATCAGCAAGGAGAAAG
SOK/PAR-R:
ACACAGGAAACAGCTATGACCAGCATGAAGAGTTTCAGAAAATG
利用上述引物SOK/PAR-F、SOK/PAR-R进行PCR扩增得到SOK/PAR片段;
(2)以pCC1BAC-YAC为模板,设计引物,所述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
pCC1 SOK/PAR-F:GTCATAGCTGTTTCCTGTGTG
pCC1 SOK/PAR-R:CATGATTACGCCGGATCCT
利用上述引物pCC1 SOK/PAR-F、pCC1 SOK/PAR-R进行PCR扩增得到pCC1BAC-YAC载体片段;
(3)对步骤(1)和(2)所得的PCR产物进行电泳观察和割胶回收纯化,得到备用的pCC1BAC-YAC载体片段和带有同源臂的SOK/PAR片段;
(4)连接步骤(3)所得的载体片段和SOK/PAR片段;
(5)将步骤(4)所得连接产物转化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
(6)挑取单菌落接种于含氯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摇床培养,提取以获得重组质粒DNA,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即为在大肠杆菌内稳定遗传的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质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pGEN-MCS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SOK/PAR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pCC1BAC-YAC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pCC1BAC-YAC载体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为大肠杆菌EPI300感受态细胞。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转化的具体步骤为:电压2500V电击一次,加入800uL LB液体培养基重悬并于37℃复苏60min,4000rpm离心3min,100μL上清重悬沉淀,将转化子混合物涂布于浓度为25μg/mL的氯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过夜。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以重组质粒DNA为模板,设计引物并通过PCR扩增以验证片段的插入,所述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下所示:
pCC1-seq-F:ACTGGGCACAACAGACAATC
pCC1-seq-R:GCTCAGCGGTGGCAGCAG。
10.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在大肠杆菌内稳定遗传的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质粒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梭质粒不但可以在酵母、细菌内穿梭,在酵母中通过同源重组构建质粒,还可以在细菌中以低拷贝或多拷贝稳定的复制、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95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物修复智能自动化跟踪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纸碗输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