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质天线移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9001.6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6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杨乐乐;严菲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砺宏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H01Q1/38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丰叶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天线 移印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质天线移印机,包括机架、托盘输送带、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可变距移动机构和印刷机,所述托盘输送带沿Y轴方向设置在机架的前端,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平行于托盘输送带的第一皮带输送线、第二皮带输送线,且第一皮带输送线位于托盘输送带、第二皮带输送线之间,所述第一皮带输送线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移动机构、印刷机,所述第二皮带输送线设置在印刷机、可变距移动机构之间,所述可变距移动机构上设置有可变距吸盘架。本发明通过设置可变距移动机构调整多个介质天线吸取时的间距,适应吸塑盘网格之间的间距,使得介质天线印刷完成后进行自动装盘,提高了该移印机的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质天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介质天线移印机。
背景技术
介质天线是一根用低损耗高频介质材料(一般用聚苯乙烯)作成的圆棒,它的一端用同轴线或波导馈电。天线是用同轴线馈电的棒状介质天线。主要结构包括介质棒、用以激发电磁波的同轴线内导体的延伸部分、同轴线和金属套筒。金属套筒的作用除夹住介质棒外,更主要的是反射电磁波,从而保证由同轴线的内导体激励电磁波,并向介质棒的自由端传播,介质天线的优点是体积小、方向性尖锐,介质天线在生产组装阶段需要在表面印刷一层保护胶体,现有介质天线胶体印刷方式常采用手工将介质天线放到胶体印刷设备的工装上进行印刷,这种方式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质天线移印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介质天线移印机,包括机架、托盘输送带、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可变距移动机构和印刷机,所述托盘输送带沿Y轴方向设置在机架的前端,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平行于托盘输送带的第一皮带输送线、第二皮带输送线,且第一皮带输送线位于托盘输送带、第二皮带输送线之间,所述第一皮带输送线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移动机构、印刷机,所述第二皮带输送线设置在印刷机、可变距移动机构之间,所述可变距移动机构上设置有可变距吸盘架,所述第一皮带输送线、托盘输送带之间还设置有平行于托盘输送带的转运架,所述转运架上设置有多个介质天线放置槽,所述转运架滑动安装在第二导轨滑块机构上,且第二导轨滑块机构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所述转运架还连接有转运架气缸。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X轴模组、第一Y轴模组和第一Z轴气缸,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模组安装架,所述第一Y轴模组固定安装在第一模组安装架,所述第一模组安装架的移动块上设置有第一X轴模组,所述第一X轴模组的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一Z轴气缸,所述第一Z轴气缸的滑台上设置有第一吸盘安装架,所述第一吸盘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真空吸咀。
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输送线沿Y轴方向的末端部设置有第五Z轴气缸,所述第五Z轴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第二吸盘安装架,所述第二吸盘安装架上安装有多个真空吸咀,所述第五Z轴气缸设置在X轴滑台上,所述X轴滑台固定在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皮带输送线上方的运动起始端上方设置有印刷机,且第二皮带输送线上方还设置有烘干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X轴模组、第二Z轴气缸和第三吸盘安装架,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模组安装架,所述第二X轴模组固定安装在第二模组安装架上,所述第二模组安装架的滑块上设置有L形气缸安装架,所述第二Z轴气缸竖直安装在L形气缸安装架上,所述第二Z轴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沿Y轴方向的第三吸盘安装架,所述第三吸盘安装架上设置有多个真空吸咀。
优选的,所述可变距移动机构包括可变距吸盘架、第一X轴气缸、第三Z轴气缸、X轴气缸安装架、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所述X轴气缸安装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所述第一X轴气缸固定安装在X轴气缸安装架上,所述第一X轴气缸的活塞杆垂直固定连接在第一背板上,所述第一背板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三Z轴气缸,所述第三Z轴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第二背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二背板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第四Z轴气缸,所述可变距吸盘架设置在第四Z轴气缸的活塞杆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砺宏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砺宏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9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面光刻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职业性尘肺病多模态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