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比一制动动力试验系统无人智能进出料辅助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7930.3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4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鹏;李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零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M17/08;G01N25/72;G01G19/415;B65G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龙凯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动力 试验 系统 无人 智能 进出 辅助 检测 装置 | ||
1.一比一制动动力试验系统无人智能进出料辅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维码打标装置(1):用以在工件(51)上雕刻二维码ID;
工件存储货柜(2):用于试验前和试验后工件(51)的存储放置;
称重装置(3):用以对工件(51)的原始重量及试验完毕后的磨耗重量进行检测;
机器人装置(5):用以对工件(51)在存储货架(2)和称重装置(3)上的取放,以及工件(51)在试验工位(50)上的装配拆卸;
穿梭运载装置(6):用以运载机器人装置(5),以实现机器人装置(5)在工件存储货柜(2)、试验工位(50)和称重装置(3)之间的穿梭移动;
视觉定位装置(7):用以生成工件(51)在试验工位(50)上的辅助装配坐标信息;
红外热成像及磨耗检测装置(8):用以在试验过程中对工件(51)的温度和磨耗参数进行检测;
中控系统:用以对二维码打标装置(1)、称重装置(3)、机器人装置(5)、穿梭运载装置(6)、视觉定位装置(7)和红外热成像及磨耗检测装置(8)进行控制以及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比一制动动力试验系统无人智能进出料辅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打标装置(1)包括操作台(9)、直线模组(10)、激光雕刻机(11)、显示屏(12)和控制台(13),所述直线模组(10)固定安装在操作台(9)上,激光雕刻机(11)固定安装在直线模组(10)的滑台(14)上,所述显示屏(12)和控制台(13)固定安装在操作台(9)上,在操作台(9)内设有电脑主机,电脑主机与控制台(13)、显示屏(12)和激光雕刻机(11)电连接,所述中控系统与电脑主机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比一制动动力试验系统无人智能进出料辅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运载装置(6)包括底架(16)、运载台(17)、同步带(18)、伺服电机(19)、导轨(20)、驱动转轴(21)和从动转轴(22),所述导轨(20)通过托架(49)固定安装在底架(16)上,在运载台(17)的底部设有滑套(23),运载台(17)通过滑套(23)活动套设在导轨(20)上,所述驱动转轴(21)和从动转轴(22)活动安装在底架(16)上,在驱动转轴(21)和从动转轴(22)上分别设有同步轮(24),同步带(18)绕设在驱动转轴(21)和从动转轴(22)的同步轮(24)上,运载台(17)与同步带(18)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9)固定安装在底架(16)上,伺服电机(19)与驱动转轴(21)传动连接,所述中控系统与伺服电机(19)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比一制动动力试验系统无人智能进出料辅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装置(5)包括机械臂(25)和抓夹机构(26),所述机械臂(25)固定安装在穿梭运载装置(6)的运载台(17)上,所述抓夹机构(26)固定安装在机械臂(25)上,所述中控系统与机械臂(25)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比一制动动力试验系统无人智能进出料辅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夹机构(26)为力矩电控夹具,所述中控系统与力矩电控夹具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比一制动动力试验系统无人智能进出料辅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定位装置(7)包括视觉相机(29)和立杆(30),所述视觉相机(29)固定安装在立杆(30)上,所述中控系统与视觉相机(29)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零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零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79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子透明屏
- 下一篇:一种建筑管线分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