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的测试模组和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77772.1 | 申请日: | 202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4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常红燕;韩丙;郑浩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高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龙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测试 模组 方法 | ||
1.一种显示面板的测试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模组包括n条栅极线和第一导电部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包括n+1个导电单元,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单元之间间隔设置,第1个导电单元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引脚贴合区连接,第i+1个导电单元和第i条栅极线相交并间隔设置,第1条栅极线至第n条栅极线和第2个导电单元至第n+1个导电单元一一对应;
其中,i=1,2,…,n,n≥1且n为整数;
所述测试模组还包括n个第二导电部件,第i个第二导电部件设置于第i个导电单元与第i+1个导电单元之间的间隔处;
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一导电部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一侧的不同层,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一侧的相同层;当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都设置在第二金属层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之间的垂直间隔大于预设距离;
或者,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一侧的相同层,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一导电部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一侧的不同层;其中,当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都设置在第一金属层时,所述栅极线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之间的垂直间隔大于预设距离;
或者,所述栅极线、所述第二导电部件和所述第一导电部件依次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一侧的不同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模组包括栅极信号总线,每条所述栅极线通过所述栅极信号总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引脚贴合区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单元为金属导电单元或氧化铟锡导电单元。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测试模组实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连接第k条栅极线与第k+1个导电单元;
依次连接第1个导电单元至第k+1个导电单元;
对第k条栅极线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进行检测;其中,k∈[1,n];
所述依次连接第1个导电单元至第k+1个导电单元,包括:
通过第1个第二导电部件至第k个第二导电部件依次连接第1个导电单元至第k+1个导电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第k条栅极线与第k+1个导电单元,包括:
通过激光焊接方式连接第k条栅极线与第k+1个导电单元;
所述依次连接第1个导电单元至第k+1个导电单元,包括:
通过激光焊接方式依次连接第1个导电单元至第k+1条导电单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k条栅极线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进行检测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结果异常时,输出表征所述第k条栅极线故障的故障信号。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k条栅极线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进行检测之前,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k条栅极线输出栅极驱动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77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