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多体动力学计算稳定杆扭转刚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6942.4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8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肖波峰;邓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殷康明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动力学 计算 稳定 扭转 刚度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稳定杆扭转刚度计算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多体动力学计算稳定杆扭转刚度的方法。一种利用多体动力学计算稳定杆扭转刚度的方法,包括步骤:第一步调用后悬架adams模型,第二步计算轮心处的后悬架的侧倾刚度值C1,第三步仿真并计算不含稳定杆轮心处的后悬架侧倾刚度值C2,第四步计算只含稳定杆轮心处的后悬架侧倾刚度值C3=C1‑C2,第五步计算稳定杆的扭转刚度C=C3/i。借用一个汽车悬架模型进行仿真,分别得到带稳定杆的悬架侧倾刚度和不带稳定杆的悬架侧倾刚度,通过差值得到稳定杆单独的悬架侧倾刚度,再根据悬架与稳定杆的简单的扭转运动几何比得到稳定杆的扭转刚度,相比于利用有限元分析计算,极大的节省计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稳定杆扭转刚度计算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多体动力学计算稳定杆扭转刚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稳定杆扭转刚度或线刚度的理论计算主要依靠理论公式,理论计算受到稳定实际的空间形状等影响,精确度不是很高,而且随意一个尺寸的更改,需重新计算,工作量大,受制于空间走形不规则,计算过程也很复杂。所以在汽车开发阶段,急需一种计算稳定杆刚度的快速解决方案,可以根据不同形状及杆径快速仿真得出其精确的刚度,以提高开发工作效率。
但是,现有的纯理论计算方法(通常为有限元分析计算方法),需要精确的稳定杆各个尺寸信息,通过建立理论的几何计算模型,由于有时候稳定杆在车上走形根据实际空间布置,外形很复杂,不规则,理论的几何计算模型很难完全正确,而且折弯处的模型也无法得到,所以刚度计算精度不理想。另外一旦走形产生变化,又要重新计算,过程很复杂,工作量巨大,费事费力,计算精度却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多体动力学计算稳定杆扭转刚度的方法,借用一个汽车悬架模型进行仿真,分别得到带稳定杆的悬架侧倾刚度和不带稳定杆的悬架侧倾刚度,通过差值得到稳定杆单独的悬架侧倾刚度,再根据悬架与稳定杆的简单的扭转运动几何比,计算得到稳定杆的扭转刚度。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多体动力学计算稳定杆扭转刚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调用后悬架adams模型,确保后悬架adams模型中所需计算的稳定杆所加载的子装配系统模型各个参数的正确性;
S2:仿真并计算轮心处的后悬架的侧倾角刚度值C1;
S3:调整后悬架adams模型,建立一个不含稳定杆的后悬架adams模型,仿真并计算不含稳定杆轮心处的后悬架侧倾角刚度值C2;
S4:计算只含稳定杆轮心处的后悬架侧倾角刚度值C3,C3=C1-C2;
S5:计算稳定杆的扭转刚度值C,C=C3/i,其中,i为后悬架侧倾角度与稳定杆扭转角度运动几何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中,首先 仿真得到后悬架侧倾角刚度值DY1/DX1,则C1=(DY1/DX1)*B,其中B为轮距且单位为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3中,首先,删除后悬架adams模型中的稳定杆所加载的子装配系统模型以建立一个不含稳定杆的后悬架adams模型,其次,仿真得到后悬架侧倾角刚度值DY2/DX2,然后计算出轮心处的后悬架侧倾角刚度值C2,C2=(DY2/DX2)*B,其中B为轮距且单位为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中,稳定杆所加载的子装配系统模型的各个参数包括稳定杆的硬点和稳定杆的杆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计算过程准确无误,完全摆脱传统理论力学公式模型精确度不足的问题。
2、操作简单方便,一个模型即可用于不同尺寸的稳定杆的计算,节省计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69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