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刺参受精卵运输成活率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75339.4 | 申请日: | 202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3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斌;李成林;韩莎;胡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K61/30 | 分类号: | A01K61/30;A01K61/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苏士莹 |
| 地址: | 26610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刺参 受精卵 运输 成活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刺参受精卵运输成活率的方法,涉及刺参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将刺参受精卵包装后,进行运输,所述运输为在刺参受精卵发育到消化道形成、可以摄食前,抵达运输目的地。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显著提高刺参受精卵运输成活率,保障后期顺利发育及幼体培育的成活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受精卵运输成活率可达9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刺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刺参受精卵运输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目前国内沿海具重要经济价值的棘皮类养殖品种,素有“海产八珍之首”美名,同时,以其富含独特营养成分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养生保健产品。近年来国内刺参产业发展迅速,养殖区域不断拓展,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引领了我国第五次海水养殖浪潮,目前全国刺参年产量约20万吨,成为单品种产值最高的海水养殖品种。
刺参产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从传统作坊式分散经营模式逐步向组织化、标准化程度高的规模型主体转变,在不同生产环节逐渐呈专业化分工趋势,出现了专业化育苗企业,以订单式生产面向市场提供刺参受精卵及不同规格苗种,即苗种生产企业需要根据规定的时间和数量提供苗种,这对苗种亲本培育、采卵、培育、运输等环节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以外购受精卵来培育参苗,市场大而广,已成为刺参苗种生产普遍认可的生产模式,根据这种生产模式,专营受精卵和苗种培育的企业应运而生。同时,出售受精卵模式也是刺参新品种产业化推广中适宜采取的方式。
刺参早期成活率受多因素影响。经刺参亲本培育产卵、采卵受精后,受精卵自专营受精卵生产厂家转移至专营苗种培育厂家进行幼体培育,期间需要经过运输,然而,刺参受精卵相对规格更大的幼参或成参更为脆弱,在长途运输中存在死亡率较高、运输时间不能过长等问题。受精卵在运输途中,因水质缺氧、恶化,颠簸导致的机械损伤等令受精卵数量损失严重直至全军覆没,或运抵目的地后经培育成活率低、发育停滞等,此类现象在当前生产中屡见不鲜,成为刺参苗种生产企业专业化、标准化发展的制约瓶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刺参受精卵运输成活率的方法,显著提高刺参受精卵运输成活率,保障后期顺利发育及幼体培育的成活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刺参受精卵运输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刺参受精卵包装后,进行运输,所述运输为在刺参受精卵发育到消化道形成、可以摄食前,抵达运输目的地。
优选的,所述运输包括:
运输时间2h以内,受精后38~40h开始运输;
2h<运输时间≤4h,受精后36~38h开始运输;
4h<运输时间≤8h,受精后34~36h开始运输;
8h<运输时间≤12h,受精后32~34h后开始运输。
优选的,所述运输的方式包括陆运或空运,所述运输时水温控制在18.0~20.0℃。
优选的,所述包装包括:刺参受精卵在21.0±0.5℃培育,紫外杀菌后装入双层受精卵包装袋内,填充洁净海水和MgSO4,充入纯氧,扎紧袋口置于运输箱内;在所述运输箱内填充洁净海水或洁净海水与海藻酸钠的混合物,密封所述运输箱,进行运输。
优选的,所述刺参受精卵的培育密度为20~30个/ml。
优选的,所述双层受精卵包装袋内刺参受精卵的密度为200~400个/ml洁净海水,所述洁净海水的体积为所述双层受精卵包装袋容积的1/3~1/2;
所述MgSO4的加入量为0.02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53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