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压缩物料提高装载能力的节能降耗物料装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75317.8 | 申请日: | 202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1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正辉 |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6;B65F1/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伟富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压缩 物料 提高 装载 能力 节能降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压缩物料提高装载能力的节能降耗物料装载装置,包括容器体、通过铰接结构铰接在所述容器体顶部侧面的盖体、用于驱动盖体打开的翻盖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用于压缩容器体内物料的物料压缩机构;其中,所述物料压缩机构包括压实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压实件沿着容器体向下运动的压缩驱动机构。该容器能够对物料进行压缩,从而避免物料外泄,同时也使得容器体内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装载物料能力,减少了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容纳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压缩物料提高装载能力的节能降耗物料装载装置。
背景技术
容器,具有装载物料的作用,但是,在装载物料的过程中,由于物料自身的蓬松,物料与物料之间存在间隙,使得物料之间处于架空结构,导致物料占用较多的空间,使得容器空间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导致容器的空间造成浪费,同时,也导致每次装载物料,需要较多的容器进行装载,造成容器的浪费。通常,有些容器需要配合收纳袋进行使用,因此,也造成了收纳袋的浪费,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例如,垃圾桶作为存储垃圾的一种容器,它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必需品,在各种场合中,为了保持环境卫生,均需要设立垃圾桶,方便收集垃圾,待清洁人员打扫卫生时,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统一回收处理。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垃圾桶时,由于大部分垃圾较为蓬松,装入垃圾桶时,很容易将垃圾桶塞满,蓬松的垃圾占用了大量的空间,使得垃圾桶的空间使用率变得非常低,同时也增加了清洁人员更换垃圾袋的频率,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压缩物料提高装载能力的节能降耗物料装载装置,该装置能够对装载的物料进行压缩,从而避免物料蓬松堆满外泄,同时也使得容器体内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装载物料能力,减少了资源浪费,节能降耗。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压缩物料提高装载能力的节能降耗物料装载装置,包括容器体、通过铰接结构铰接在所述容器体顶部侧面的盖体、用于驱动盖体打开的翻盖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用于压缩容器体内物料的物料压缩机构;其中,所述物料压缩机构包括压实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压实件沿着容器体向下运动的压缩驱动机构。
上述可压缩物料提高装载能力的节能降耗物料装载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在使用装置时,压缩驱动机构驱动压实件沿着容器体向下运动,对容器体内的物料进行挤压,然后通过翻盖驱动机构驱动盖体沿着铰接结构向上转动,将盖体打开,可以向容器体内投放物料;上述装置中,通过压缩驱动机构能够对物料进行压缩,使得容器体内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节能降耗。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缩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压实件之间的剪叉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剪叉机构进行向下张开和向上收缩的动力机构,其中,所述剪叉机构的上端与所述盖体连接,下端与所述压实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与翻盖驱动机构共同使用一个动力源。
优选地,所述铰接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容器体上的铰接座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铰接臂,其中,所述铰接座与铰接臂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翻盖驱动机构包括脚踏杆、连杆以及拉杆,其中,所述脚踏杆穿过所述容器体的下端,该脚踏杆设有第一支点,所述脚踏杆通过第一支点转动连接在所述容器体的前端,所述连杆设有第二支点,该连杆通过第二支点转动连接在所述容器体后端,所述拉杆设置在所述铰接臂与所述连杆之间,该拉杆的上端与所述铰接臂铰接,下端与所述连杆的后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前端与所述脚踏杆的后端滑动且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杆的后端设有第一滑动铰接槽,该第一滑动铰接槽沿着所述脚踏杆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连杆的前端设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穿过所述第一滑动铰接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正辉,未经李正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5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