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食品的无菌装罐杀菌系统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74187.6 | 申请日: | 202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0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文;陈海山;谷海军;黄日平;张家权;邱振强;周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卓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55/18 | 分类号: | B65B55/18;B67B3/06;A23L3/16;A23L3/34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正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2 | 代理人: | 成姗 |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食品 无菌 杀菌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食品的无菌装罐杀菌系统和方法,包括食品杀菌主锅,罐体杀菌附锅,罐盖杀菌附锅以及联接3锅的装罐封口腔,各锅体分别有蒸汽进气口,排气口,泄气口以及无菌氮气进口。为了缩短加热时间,改进罐头食品的口感,本发明把食品的热力杀菌放在罐装封口之前,让食品直接接触蒸汽,传热快,杀菌时间大大缩短,有效改进食品的口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态食品的无菌罐装杀菌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杀菌就是以食品原料、加工品为对象,通过对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的杀灭,使食品达到商业无菌,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避免致病菌的摄入引起人体(通常是肠道)感染或预先在食品中产生的细菌毒素导致人类中毒。
现有技术中,对固态食品通常采用杀菌锅的方式进行热力杀菌,先把食品装在容器里并封口,然后把装封好食品的容器放进锅内,进行蒸汽或水浴杀菌,例如专利号为“CN20991496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浴杀菌锅,其通过在锅体内通过加热的方式对食品进行杀菌,但是该种杀菌方式因为食品隔着包装物,传热较慢,使杀菌时间较长,导致食品的过度加热,杀菌后食品的口感变差(俗称罐头味),影响其市场拓展,除了消费者认为罐头食品有防腐剂的误解以外,对于舌尖敏感度较高的中国人,“口感”是影响消费欲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需要一种传热效果快、杀菌效果好,同时杀菌时间短,避免过度加热的杀菌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固态食品的无菌装罐杀菌系统,让蒸汽直接接触食品,具有杀菌时间短、避免过度加热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固态食品的无菌装罐杀菌系统,包括固态食品输送杀菌部、装罐封口输送部、罐体杀菌输送部和封口材料输送杀菌部;所述固态食品输送杀菌部包括食品杀菌腔、料架、多孔食品容器、第一传送装置、第一进料口、第一盖体、氮气阀、第一排气阀和第一蒸汽阀,所述多孔食品容器和传送装置位于食品杀菌腔内,所述第一进料口位于食品杀菌腔的一端,所述第一盖体打开和关闭第一进料口,所述多孔食品容器位于料架上,所述氮气阀、排气阀和第一蒸汽阀分别与食品杀菌腔连通;
所述罐体杀菌输送部包括罐体杀菌腔、第二进料口、第二盖体、第二蒸汽阀、第二排气阀、第二传送装置和输送隧道腔,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在罐体杀菌腔的一端,所述第二盖体打开和关闭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蒸汽阀与第二排气阀分别与罐体杀菌腔上下部连通,所述输送隧道腔的一端与罐体杀菌腔连通,所述输送隧道腔的另一端与灌装封口腔连通,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位于罐体杀菌腔内,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将罐体传送至输送隧道腔内;
所述封口材料输送杀菌部包括第三排气阀、铝塑膜杀菌腔、第三进料口、第三盖体和第三传送装置,所述第三进料口位于铝塑膜杀菌腔的一端,所述第三盖体打开和关闭第三进料口,所述铝塑膜杀菌腔的另一端与装罐封口腔连通,所述第三排气阀分别与铝塑膜杀菌腔连通,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位于铝塑膜杀菌腔内,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将铝塑膜从铝塑膜杀菌腔向灌装封口腔输送;
所述装罐封口输送部包括装罐封口腔、出罐口、食品倒料位、第四传送装置、第四蒸汽阀、封口机和第四排气阀,所述出罐口位于装罐封口腔的一端,所述食品倒料位在装罐封口腔的另一端,所述第四蒸汽阀和第四排气阀分别与装罐封口腔连通,所述第四传送装置的末端位于食品倒料位的底部,所述第四传送装置的前端位于出罐口外且经过出罐口,所述封口机位于第四传送装置的中部,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位于第四传送装置的顶部,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位于第四传送装置的侧面,所述食品倒料位在第一传送装置的末端。
作为优选,所述食品杀菌腔内设置有冷却水夹层,所述冷却水夹层上连通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冷却锅内余留蒸汽,保证食品表面干爽。
作为优选,包括食品杀菌主锅,所述装罐封口腔位于食品杀菌主锅的前部,所述食品杀菌腔位于食品杀菌主锅的后部,所述第一进料口和第一盖体位于食品杀菌主锅的末端,所述出罐口位于食品杀菌主锅的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卓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卓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4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