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连铸板坯纵裂纹漏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3120.0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5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何宇明;徐书强;张朝映;凌代万;刘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张博 |
地址: | 40125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连铸板坯纵 裂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连铸板坯纵裂纹漏钢的方法,包括限定结晶器窄面铜板、大倒角铜板以及窄面背板的平直度;限定宽面足辊、窄面足辊各自与铜板的相对位置;限定结晶器宽面铜板和窄面铜板间的角缝尺寸;限定结晶器宽面铜板和窄面铜板的倒锥度;限定结晶器振动单元的精度。本发明提高了结晶器铜板的在线使用寿命,使连铸坯窄面鼓肚量受到控制,避免了板坯角部纵裂纹漏钢的产生,有利于减少铸机因更换结晶器等停机时间,提高铸机作业率,确保钢轧界面生产顺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连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防连铸板坯纵裂纹漏钢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板坯连铸机生产过程中,结晶器的宽、窄面相交的角部附近,钢液流场及凝固条件复杂,坯壳处于二维传热,浇注中碳包晶钢时,因其凝固初期收缩率高,裂纹敏感性强,钢液在结晶器内凝固成型后角部附近的坯壳往往成为薄弱环节,该处铸坯的坯壳较薄,若足辊支撑不良时,会加剧角部初生坯壳所受的外力在此处聚集;结晶器角缝过大易导致钢液渗入缝中,角缝嵌钢破坏了初生坯壳的完整性;接弧不良使得铸坯角部附近受力集中;在机械应力、热应力和鼓肚力三重作用下,极容易导致厚度不均匀坯壳的薄弱处进一步扩展,最终形成结晶器角部纵向裂纹,出结晶器不久(约1m内)即出现裂纹漏钢事故。
直弧型连铸机,结晶器常为可调宽度形式,窄面铜板可在线移动实现结晶器调宽,浇钢过程中受鼓肚力等影响,容易出现倒锥度变小和宽窄面铜板结合处角缝变大的问题。铜板内坯壳因倒锥度不足或者角缝大夹钢等,常在窄面角部附近出现坯壳过薄或者纵裂纹,铸坯窄面坯壳出结晶器后因支撑和冷却长度均较短,不超过1m,在后续运行过程中极易鼓肚导致裂纹扩展而发生裂纹漏钢。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连铸板坯纵裂纹漏钢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连铸板坯在角部附近易出现坯壳过薄或者纵裂纹而导致漏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连铸板坯纵裂纹漏钢的方法,包括如下措施:
限定结晶器窄面铜板、大倒角铜板以及窄面背板的平直度;
限定宽面足辊与宽面铜板、窄面足辊与窄面铜板的相对位置;
限定结晶器宽面铜板和窄面铜板之间的角缝尺寸;
限定结晶器宽面铜板和窄面铜板的倒锥度;
限定结晶器振动单元的精度。
通过提高设备精度稳定性,加大包晶钢等钢种的宽面、窄面倒锥度,强化足辊冷却,控制角缝大小,缩小足辊与铜板的相对位置,细化结晶器振动机构精度控制,对板坯连铸机生产顺行和确保铸坯质量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角部附近纵裂纹漏钢基本消除,对实现高效生产极具现实意义,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进一步,所述窄面铜板的平直度控制在小于等于0.5mm,所述大倒角铜板的平直部分的平直度控制在小于等于0.5mm,所述窄面背板的平直度控制在小于等于0.3mm,所述窄面背板与把持板之间的缝隙小于等于0.5mm。
进一步,所述宽面足辊与宽面铜板下口的相对位置配置为宽面足辊向内凸出0.30~0.50±0.05mm/每边。
进一步,所述结晶器装配时,所述宽面铜板和窄面铜板间的角缝尺寸控制在小于等于 0.15mm;所述结晶器使用时,所述宽面铜板和窄面铜板间的角缝尺寸控制在小于等于0.3mm。
进一步,还包括限定用于夹紧宽面铜板的碟形弹簧的夹紧力,所述碟形弹簧的夹紧力大于鼓肚力和内弧水箱与座板间摩擦力的合力。
进一步,浇注亚包晶钢、包晶钢拉速1.00~1.80m/min时,所述窄面铜板的倒锥度为 1.10~1.25%/m,所述宽面铜板的倒锥度为0.75~0.95%/m。
进一步,所述宽面铜板上口与下口的之间的垂直距离差值至少为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3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料吸尘储运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式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