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品输送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1001.1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6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森本雄一;东慎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福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美红;万欣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 输送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品输送设备。第1台车具备支承主体部的支承用轨道,且构成为,在将主体部用支承用轨道支承的支承状态下,能够与具备该主体部的第2台车一起沿着第1路径移动。在第1台车位于第1路径中的与第2路径连接的连接部的状态下,支承用轨道被配置在移动用轨道的延长线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沿着沿顶棚形成的第1路径移动的第1台车和沿着第2路径移动的第2台车的物品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在国际公开第2015/174181号(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上述那样的物品输送设备的一例。以下,在背景技术、课题的说明中括号内表示的附图标记是专利文献1的附图标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作为物品输送设备的输送系统(2)具备沿着被从顶棚(25)侧支承的行驶轨道(6)行驶的顶棚行驶车(4)和沿着局地(local)轨道(20)行驶的局地台车(16)。沿着局地轨道(20)设有缓冲区(22),局地台车(16)在装载端口(14)与缓冲区(22)之间输送物品(10)。局地台车(16)借助提升卷扬机(50)使把持物品(10)的升降台(52)升降,将物品(10)相对于装载端口(14)、缓冲区(22)移载。此外,顶棚行驶车(4)借助提升卷扬机使升降台(8)升降,将物品(10)相对于装载端口(14)、缓冲区(22)移载。
发明内容
顺便说一下,在上述那样的物品输送设备中,根据物品的输送源、输送目标的场所,有需要将物品沿着第1路径和第2路径的两者输送的情况。此外,为了将物品的输送路径的长度抑制为较短,也有希望将物品沿着第1路径和第2路径的两者输送的情况。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输送系统(2)中,在将顶棚行驶车(4)保持着的物品(10)向配置在仅局地台车(16)能够访问的场所的缓冲区(22)卸下的情况下,需要将物品(10)沿着作为第1路径的行驶轨道(6)和作为第2路径的局地轨道(20)的两者输送。在此情况下,在专利文献1的输送系统(2)中,为了将物品(10)从顶棚行驶车(4)向局地台车(16)传递,需要将物品(10)临时放置于顶棚行驶车(4)及局地台车(16)的两者能够访问的缓冲区(22)等,物品(10)的输送所需要的时间容易变长。
所以,希望实现在将物品沿着第1路径和第2路径的两者输送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物品的输送所需要的时间的缩短的物品输送设备。
有关本公开的物品输送设备具备:第1台车,沿着沿顶棚形成的第1路径移动;第2台车,沿着在俯视下一端或两端与前述第1路径连接的第2路径移动;以及移动用轨道,沿着前述第2路径设置;前述第2台车具备沿着前述移动用轨道移动的主体部、保持物品的保持部和使前述保持部相对于前述主体部升降的升降机构,且构成为,在将前述物品在配置于比前述第2路径靠下方的移载对象部位与前述保持部之间移载的情况下,由前述升降机构使前述保持部下降到与前述移载对象部位对应的高度;前述第1台车具备支承前述主体部的支承用轨道,且构成为,在将前述主体部用前述支承用轨道支承的支承状态下,能够与具备该主体部的前述第2台车一起沿着前述第1路径移动;在前述第1台车位于前述第1路径中的与前述第2路径连接的连接部的状态下,前述支承用轨道被配置在前述移动用轨道的延长线上。
在本结构中,第1台车构成为,在将第2台车的主体部用支承用轨道支承的支承状态下,能够与第2台车一起沿着第1路径移动。因此,通过使支承状态的第1台车沿着第1路径移动,能够将被由第1台车支承的第2台车的保持部保持的物品沿着第1路径输送。此外,在本结构中,通过使第2台车沿着第2路径移动,能够将被第2台车的保持部保持的物品沿着第2路径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福,未经株式会社大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10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