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移动吸尘灭蚊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0350.1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7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正辉 |
主分类号: | A47L7/00 | 分类号: | A47L7/00;A47L9/00;A47L9/02;A47L9/24;A47L9/16;A47L9/12;A47L9/28;A01M1/04;A01M1/02;A01M1/22;A01M1/08;A01M2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伟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移动 吸尘 灭蚊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移动吸尘灭蚊机器人,包括灭蚊模块、吸尘模块以及行走模块;蚊子的诱杀机构和用于对蚊子尸体进行存放的存放机构,所述存放机构包括汇聚斗、存放容器以及负压组件,该汇聚斗设置在诱杀机构的正下方;所述负压组件包括负压抽风机和负压转移管道,该负压转移管道连通在汇聚斗和存放容器之间;所述吸尘模块包括吸尘头和吸尘管道,所述吸尘管道的一端与吸尘头连通,另一端与负压转移管道连通。该智能移动吸尘灭蚊机器人集成了吸尘和灭蚊的功能,不仅可以移动吸尘,还能进行灭蚊,功能强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蚊器,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移动吸尘灭蚊机器人。
背景技术
吸尘装置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工作。在吸尘的工作中,吸尘装置会通过各种传感器感测设置在清洁区域内的障碍物或墙壁,并基于感测结果控制行进路径和清洁操作,在根据预定行进模式在地板上行进的同时重复执行清洁任务。
进一步,基于自身的行走机构,在移动的过程中,现有的吸尘装置只能完成吸尘的工作,功能单一,工作模式有待扩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移动吸尘灭蚊机器人,该智能移动吸尘灭蚊机器人集成了吸尘和灭蚊的功能,不仅可以移动吸尘,还能进行灭蚊,功能强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移动吸尘灭蚊机器人,包括灭蚊模块、吸尘模块以及行走模块;
所述灭蚊模块包括用于诱杀蚊子的诱杀机构和用于对蚊子尸体进行存放的存放机构,所述存放机构包括汇聚斗、存放容器以及负压组件,该汇聚斗设置在诱杀机构的正下方;所述负压组件包括负压抽风机和负压转移管道,该负压转移管道连通在汇聚斗和存放容器之间;
所述吸尘模块包括吸尘头和吸尘管道,所述吸尘管道的一端与吸尘头连通,另一端与负压转移管道连通。
上述智能移动吸尘灭蚊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为:
工作时,可以执行三种工作模式:单独吸尘模式、单独灭蚊模式以及吸尘与灭蚊同时进行模式;其中,单独灭蚊模式既可以在静止状态下进行,也可在运动状态下进行,具体的灭蚊操作为:通过诱杀机构对蚊子进行灭杀,蚊子尸体往下掉落至汇聚斗上;与此同时,负压抽风机进行抽风,在负压转移管道内产生负压,从而将汇聚斗上的蚊子尸体输送至存放容器中,由存放容器进行存放。另外,由于负压转移管道连通至汇聚斗,所以负压力可以延伸至诱杀机构中,亦即在诱杀机构中产生负压力,从而将外侧附近的蚊子吸进诱杀机构的入内部,有利于提高灭蚊效果。
吸尘的具体操作为:由于吸尘管道与负压转移管道连通,在负压抽风机的负压下,吸尘管道将吸尘头吸附到的灰尘输送至负压转移管道中,再由负压转移管道转移至存放容器中,与蚊子尸体一起存放。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负压转移管道的末端与旋风分离器连接,该旋风分离器设置在存放容器的上方;
所述负压抽风机通过出风管道与旋风分离器的出风口连通。通过上述结构,负压转移管道将蚊子尸体输送至旋风分离器后,由旋风分离器将蚊子尸体从风流中分离出来,继而由下方的存放容器对蚊子尸体进行收集存放。在上述过程中,通过及时将蚊子尸体从汇聚斗上转移至存放容器中,使蚊子尸体与后续的负压气流隔绝,从而避免蚊子尸体产生的异味和肢体碎片污染外界环境。而分离后的干净气流通过出风管道流向负压抽风机,继而从负压抽风机的排风管排出,该排风管的排风口设置至行走模块的侧面,这样可以在相对较低的位置将气流排出,避免气流高速直吹。
优选地,所述旋风分离器下方设有防反冲机构,该放反冲机构包括设置在旋风分离器下部的防反冲斗以及设置在该防反冲斗底部的集料斗。这样旋风分离器中离心落下的蚊子尸体可以经过防反冲斗下放到集料斗中,使得蚊子尸体远离旋风分离器中的气流,从而防止蚊子尸体反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正辉,未经李正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03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