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段式深入自动点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0052.2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0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邵盼;李小滨;董静;成宁;巩瑞贤;周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5/00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周春 |
地址: | 255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深入 自动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的粘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分段式深入自动点胶方法,测量所述盲孔的深度进而获得盲孔的存气量,根据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在位置、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组装公差及固定底座的工装公差确定盲孔的位置,测量胶水的粘稠度,根据盲孔位置,利用点胶机将针头移动至盲孔处,根据盲孔的存气量和胶水的粘稠程度控制点胶机每次的出胶量以及点胶次数,针头对准盲孔最底端,并随着点胶机带动针头沿高度方向上升,针头间隔出胶并逐步点胶,经过多次分段点胶,完成整体点胶,本申请利用分段式的点胶方法,根据盲孔深度、盲孔所在位置以及胶水的粘稠度逐步点胶,进而完成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胶接固定。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的粘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分段式深入自动点胶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目前,在医疗器械的粘接工序中,存在一种点胶口较小、胶深度较深且为的待点胶产品,该类产品的点胶大多数为手工操作,存在点胶过多或者点胶不饱满,造成组件中的连接牢固度不合格,虽然自动点胶机的使用范围已经较为广泛,但是对于该类产品的点胶,用点胶机无法实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点胶口较小,需要的定位精度较高,工艺容错率较低,很容易出现点胶针头与组件相撞的问题;2、点胶深度较深且点胶位为盲孔,胶水点胶后,点胶位底部的空气无法排除,组件之间的粘接不到位。
综合上述两点问题,使组件粘接后,组件的连接牢固度不合格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分段式深入自动点胶方法。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分段式深入自动点胶方法,在确定点胶位的前提下,根据点胶位的深度以及胶水的粘稠度,利用控制点胶次数的方法完成点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分段式深入自动点胶方法,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配合形成盲孔,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所述盲孔的深度进而获得盲孔的存气量,根据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在位置、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组装公差及固定底座的工装公差确定盲孔的位置,测量胶水的粘稠度;
S2、根据盲孔位置,利用点胶机将针头移动至盲孔处,根据盲孔的存气量和胶水的粘稠程度控制点胶机每次的出胶量以及点胶次数,针头对准盲孔最底端,并随着点胶机带动针头沿高度方向上升,针头间隔出胶并逐步点胶,经过多次分段点胶,完成整体点胶。
进一步的,针头为拐角针头,拐角针头包括出胶端和与出胶端固定连接的连接端。
进一步的,在S1步骤中,通过定位装置确定盲孔的位置。
进一步的,在S1步骤中,通过测距装置测量盲孔的深度。
作为其他的实施方案,将多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进行装配,测量出每一组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组装公差,然后根据所有的组装公差数据离散分布规律,筛选获得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组装公差集中存在的区间范围,获得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组装公差数据。
作为其他的实施方案,将多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进行装配,测量出每一组的固定底座的工装公差,然后根据所有的工装公差数据离散分布规律,筛选获得固定底座的工装公差集中存在的区间范围,获得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工装公差数据。
作为其他的实施方案,将多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进行装配,测量出每一组的盲孔的深度,然后根据所有盲孔的数据离散分布规律,筛选获得盲孔深度集中存在的区间范围,获得盲孔深度数据。
进一步的,出胶端的中心和连接端的中心均存在空腔,连接端内的空腔与出胶端内部的空腔光滑过渡连接。
进一步的,出胶端与第一组件外表面平行,使得出胶端正对盲孔最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00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