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联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8515.1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5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肖军海;唐航军;徐阳荣;闫心林;钟武;郑志兵;王晓奎;谢云德;曹瑞源;李行舟;周辛波;李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207/48 | 分类号: | C07D207/48;C07D401/1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5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肿瘤 活性 联苯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式I所示化合物的衍生物。通式I中各取代基团的定义如说明书所述;通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通式I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通式I化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对通式I化合物活性评价主要围绕抗肿瘤方面展开,分别测试了化合物对3种癌症细胞系(HL‑60、HeLa和RPMI 8226)及非癌细胞系(HL‑7702)的细胞活性和毒性。为发现一类选择性系数较大,毒性较小的,且具有更好的抑制肿瘤活性的抗肿瘤化合物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工领域,具体涉及新型联苯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及人口老龄化进展加速,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等原因,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据统计2018年中国新发癌症4285033例,有2865174例癌症患者死亡,约占全球该年癌症发病和死亡的23.7%和30.0%。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癌症患者不再局限于某个特殊的年龄段,而是逐渐趋于年轻化,同时癌症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社会对癌症的关注度也随之越来越高。
肿瘤治疗药物及其作用靶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作用于细胞周期分子的抗癌药物细胞周期在不同阶段(G1、S、G2、M)有序进行,各种细胞周期蛋白/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组合在调节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在哺乳动物细胞中,CDKS是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一个家族,在20世纪70-80年代被鉴定为参与细胞周期控制的基因产物,控制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正常情况下,检测到DNA不可修复损伤的细胞可以杀死自己,例如通过激活肿瘤抑制因子p53,其可以直接转录激活诱导剂使其凋亡。在癌细胞中,CDKS经常失调,导致CDKS复合蛋白经常过表达,从而引发细胞异常增殖,这一过程的失调在临床也被视为癌症的标志之一。目前FDA批准的双CDK 4/6抑制剂palbociclib、ribociclib和abemaciclib已证明在治疗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活性。(2)作用于细胞信号转导分子的抗癌药物:(a)BCR-ABL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CR-ABL癌基因是由人类9号染色体c-ABL基因与22号染色体的BCL基因异位融合而成,其编码的融合蛋白BCL-ABL可以诱导人类白血病的发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由BCL-ABL酪氨酸激酶嵌合癌蛋白引起的血液增生性肿瘤。伊马替尼是针对BCR-ABL癌蛋白的第一代抑制剂,也是FDA批准用于治疗CML的第一个BCL-ABL抑制剂,它竞争性地结合到癌蛋白的ATP结合位点,导致细胞增殖的抑制。虽然伊马替尼可以有效治疗CML,但是能产生获得性耐药性;第二代抑制剂,如达沙替尼和博舒替尼,已经被开发用于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CML。第三代抑制剂已开发出来,如波那替尼和博苏替尼等,以克服获得性耐药性。目前临床上唯一对T315I点突变BCR-ABL驱动白血病有效的抑制剂是波那替尼。(b)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抑制剂:HER-2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的ErbB家族,与多种癌症有关。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HER-2癌基因编码HER-2,HER-2蛋白常在乳腺癌亚群中过表达,HER-2基因扩增是该蛋白过表达的最常见途径。HER-2是一种膜酪氨酸激酶,当被激活时会影响细胞增殖和存活。曲妥珠单抗在1998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疾病。曲妥珠单抗发挥作用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包括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下游信号通路中断,细胞周期进程抑制和抗血管生成作用。(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具有胞质激酶活性的跨膜蛋白,它将重要的生长因子信号从细胞外传导到细胞内,负责细胞发育和细胞周期调节的许多方面,包括细胞增殖和生长。EGFR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被发现,其内在激酶活性被揭示。此后不久,已经表明许多癌细胞的特征是EGFR超活化、过表达或具有信号失调的突变体。因此,EGFR已成为开发治疗多种癌症的新型治疗药物的靶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85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