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楼宇控制的二次弯折预浸料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3427.2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9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宏光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 |
代理公司: | 广州吱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48 | 代理人: | 姜建华 |
地址: | 41305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楼宇 控制 二次 弯折预浸料 打孔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宇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楼宇控制的二次弯折预浸料打孔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楼宇控制的二次弯折预浸料打孔装置。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基于楼宇控制的二次弯折预浸料打孔装置,包括有翻转单元、弯折限位单元、切膜单元和打孔单元;翻转单元与弯折限位单元相连接。本发明通过对预浸料在常温下处理时,预浸料表面产生的水分进行处理,避免对薄膜祛除的过程中造成影响,同时对预浸料的上下反复弯折可实现对预浸料上下两面需要打孔的位置上的薄膜进行祛除,能有效提高预浸料打孔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宇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楼宇控制的二次弯折预浸料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复合材料预浸料的孔加工方式,需要先将预浸料进行薄膜的包覆,而后通过对预浸料进行冷处理后,使得预浸料在进行打孔的时候,尺寸精度和质量有一定的保证。
但由于预浸料需要通过多低温的冷处理,而后在常温的空气中进行加工处理,此时,会因为预浸料温度较低,使得空气中水分在预浸料表面的薄膜处凝结,凝结的水珠会使得预浸料表面的薄膜祛除带来困难,其次,预浸料为全面包覆,预浸料的上下表面都需要进行孔位加工位置上的薄膜祛除,其中加工孔位的薄膜祛除的相对位置的确定存在一定的难度。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基于楼宇控制的二次弯折预浸料打孔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由于预浸料需要通过多低温的冷处理,而后在常温的空气中进行加工处理,此时,会因为预浸料温度较低,使得空气中水分在预浸料表面的薄膜处凝结,凝结的水珠会使得预浸料表面的薄膜祛除带来困难,其次,预浸料为全面包覆,预浸料的上下表面都需要进行孔位加工位置上的薄膜祛除,其中加工孔位的薄膜祛除的相对位置的确定存在一定的难度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楼宇控制的二次弯折预浸料打孔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基于楼宇控制的二次弯折预浸料打孔装置,包括有底架、翻转单元、弯折限位单元、切膜单元、控制屏、打孔单元、收集箱、第一把手、物料箱、第二把手、基座和升降座;底架与翻转单元相连接;底架与弯折限位单元相连接;底架与切膜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底架与打孔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收集箱相连接;底架与物料箱相连接;底架与基座相连接;翻转单元与弯折限位单元相连接;收集箱与第一把手相连接;物料箱与第二把手相连接;基座与升降座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翻转单元包括有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齿轮、第二传动杆、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一轴套、第一电动滑板、第三传动杆、蜗杆、蜗轮、第四传动杆、第三齿轮、空心齿轮、环形滑轨、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第三电动滑块、第六电动推杆、U型架和吸湿辊;电机与底架进行固接;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一锥齿轮与弯折限位单元相连接;第二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第三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轴套进行固接;第一轴套外表面与第一电动滑板进行固接;第一轴套与第三传动杆相连接;第一电动滑板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蜗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蜗轮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齿轮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侧面设置有第三电动滑块;第四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齿轮与空心齿轮相啮合;空心齿轮内部轴心与环形滑轨进行固接;环形滑轨与第一夹持单元相连接;环形滑轨与第二夹持单元相连接;环形滑轨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电动滑块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块与第六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六电动推杆与U型架进行固接;U型架通过连接轴与吸湿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齿轮至第二夹持单元以U型架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三齿轮通过第四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宏光铸造有限公司,未经益阳宏光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3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