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无取向电工钢横向同板差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2242.X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0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万伟;裴伟;帅勇;余小琴;冷烨旻;付志刚;卢焱飞;胥建平;幸泽欣;刘志芳;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8 | 分类号: | B21B1/38;B21B37/28;B21B15/00;C23G1/08;C23G3/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吴慧 |
地址: | 338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取向 电工 横向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无取向电工钢横向同板差的装置,包括热轧机、圆盘剪、冷轧机和输送辊道,圆盘剪安装在输送辊道两侧且位于热轧机和冷轧机之间,无取向电工钢在输送辊道的运输下依次经过热轧机、圆盘剪和冷轧机,设定热轧机对无取向电工钢的楔形和凸度进行控制,控制无取向电工钢的楔形在20微米内、凸度为20~45微米,冷轧机的工作辊设有倒角。冷轧机为UCM五连轧轧机,UCM五连轧轧机中1#和2#轧机工作辊的单边设有倒角,1#和2#轧机中上工作辊的操作端设有倒角,下工作辊的传动端设有倒角。倒角的深度为0.2~0.3mm,倒角在工作辊上的起始位置到工作辊端面的距离为265‑285mm。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控制无取向电工钢横向同板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取向电工钢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无取向电工钢横向同板差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取向电工钢是一种硅铁软磁合金,主要用于电机铁芯。无取向电工钢生产流程长,需经过热轧、冷轧、退火、涂层、重卷切边等工序,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成品经过冲床冲压,叠加成百上千片用于制作电机铁芯,所叠无取向电工钢的厚度需叠相同高度,高度不均需人工干预,影响叠片的生产效率和电工钢的叠片系数,电工钢的叠片系数影响产品的磁性能。为了保证无取向电工钢叠片高度的均匀性,先得从热轧卷的横截面把控,即保证热卷的楔形、凸度值,楔形、凸度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需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而且无取向电工钢经过酸洗、切边,再由UCM五连轧轧机轧制,由于带钢边部与轧辊接触位置受力更大,同时边部金属处于自由流动状态,轧制后带钢边部由明显减薄,不利于无取向电工钢的横向同板差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无取向电工钢横向同板差的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无取向电工钢横向同板差的方法;在于提高无取向电工钢横向厚度均匀,利于无取向电工钢的叠片,提高叠片系数,提高叠片的生产效率及产品的电磁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控制无取向电工钢横向同板差的装置,包括热轧机和冷轧机组,冷轧机组包括机架、圆盘剪、张力辊和UCM五连轧轧机,圆盘剪、张力辊和UCM五连轧轧机均安装在机架上,无取向电工钢钢带经热轧机轧制成无取向电工钢热卷,并设定热轧机对无取向电工钢的楔形和凸度进行控制;张力辊分布在整个冷轧机组中,无取向电工钢热卷在冷轧机组开卷,无取向电工钢绕在张力辊上,圆盘剪位于无取向电工钢两侧对无取向电工钢的边部剪切,UCM五连轧轧机位于圆盘剪的后方,UCM五连轧轧机的工作辊设有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UCM五连轧轧机中1#和2#轧机工作辊的单边设有倒角,1#和2#轧机中上工作辊的操作端设有倒角,下工作辊的传动端设有倒角;所述倒角的深度为0.2~0.3mm,倒角在工作辊上的起始位置到工作辊端面的距离为265-285mm。
进一步的,在所述冷轧机组还包括酸洗,酸洗位于圆盘剪之前,酸洗包括酸洗槽、漂洗槽和烘干机,无取向电工钢依次经过酸洗槽、漂洗槽和烘干机,无取向电工钢经酸洗后圆盘剪对无取向电工钢的边部切边,再到UCM五连轧轧机进行轧制。
进一步的,所述冷轧机组还包括用于放置无取向电工钢热卷的固定辊、拉矫机、激光焊机和活套,拉矫机、激光焊机和活套均安装在机架上,活套内设有辊子无取向电工钢绕在辊子上,在激光焊机与拉矫机之间和圆盘剪与UCM五连轧轧机之间均设有活套。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控制无取向电工钢横向同板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无取向电工钢经过热连轧轧制时,对轧制的无取向电工钢楔形和凸度进行控制;
步骤2.无取向电工钢经热轧轧制成卷后,经过盐酸酸洗,圆盘剪对酸洗后的无取向电工钢边部进行切边,再经UCM五连轧轧机轧制;
步骤3.经UCM五连轧轧机轧制后,无取向电工钢经过连续退火线退火、涂层后,再在重卷线进行边部切边,单边切边量为10~30mm,利于切除轧机轧制无取向电工钢边部薄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22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