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榫卯加工模拟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2030.1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3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田海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东极六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2 | 分类号: | G06F30/12;G06F30/13;G09B2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许志辉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模拟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榫卯加工模拟系统,应用于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木头生成模块,用于将坐标系中的若干个木块组合形成木头,并剔除木头内部不显示的边线;
框选模块,用于框选需要选定的木块;
木头切割模块,用于切割木头,并记录切割过程和回退过程;
数据库,保存有预先设计的榫卯结构,记录已有榫卯结构的模型数据与组合方向及运动距离;
其中,所述木头生成模块包括如下:
木块生成模块,用于在坐标系中生成木块;
木块组合模块,用于将坐标系中的若干个木块组合成木头;
轮廓线剔除模块,用于将木头内部不显示的边线和重复的边线剔除;
木头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被剔除内部不显示边线和重复边线后的木头。
其中,所述木头切割模块包括如下:
墨线方向选定模块,用于确定墨线的方向;
墨线位置选定模块,用于确定墨线在木头上的投射位置;
切割模块,用于沿着墨线切割木头;
退回模块,用于退回错误的切割操作;
木头组合模块,用于将切割后的木头进行榫卯结合;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木头之间是否榫卯成功;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切割模块、退回模块的操作以及生成成功的榫卯结果。
2.榫卯加工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坐标系x,y,z三个方向上生成若干个木块,并组合成一个木头;
步骤二、在组合成木头后,剔除木头内部不显示的边线和重复的边线,并显示剔除内部边线和重复边线后的木头;
步骤三、框选需要选定的木块;
步骤四、确定墨线的起始点、结束点,以起始点和结束点为准画切线,确定墨线方向和投射位置后,将切线投射到木块上形成墨线;
步骤五、根据墨线进行木块切割,若发送错误操作,退回切割操作;
步骤六、将所有按照步骤一~步骤五切割好的木头组合后判定榫卯是否成功;
所述步骤六中,榫卯结构包括数据库中已有榫卯结构和自创式榫卯结构,其中,数据库中已有榫卯结构的木头组合成功判定规则为:
数据库中会记录已有榫卯结构的模型数据与组合方向及运动距离,加工完成后判断该加工结构是否完全匹配模型结构,匹配即判断榫卯组合成功,反之则失败;
另外,自创式榫卯结构的木头组合成功判定规则为:
木头与木头之间可进行n阶数组合,重合区间内木块均为可加工木块,其中阶数与组合木块总体积的对应关系为:
V=12×n3;
其中,V表示n阶数对应的检测目标木块的体积,12为单个加工木块体积;
当进行n阶数木头组合时,首先确定待组合木头的运动方向,木头运动过程中如发生碰撞,木头即停止运动,停止后检测单独每个加工木块朝指定接触面发出的射线长度,同时加总计算当前所有可加工木块总体积,若射线长度为0且可加工木块总体积之和等于V,则榫卯组合成功,反之,若存在射线长度不为0或加工木块总体积不等于V,则榫卯组合失败;
步骤七、记录步骤六生成成功的榫卯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榫卯加工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中剔除重复的边线方法具体包括:为每一个木块的每个顶点按顺序添加索引号,按索引号顺序相邻的两个顶点生成一条直线,顶点坐标位置相同但索引号顺序不同的直线判断为同一条直线,三条不同的直线组成一个三角面,若三角面的任意两条直线向量的点积等于1,表示两条边的夹角为0,即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剔除中间的顶点,三条边只保留其中一条;
所述步骤二中剔除木头内部不显示的边线方法具体包括:为每一个木块的每个顶点按顺序添加索引号,按索引号顺序相邻的两个点生成一条直线,顶点坐标位置相同但索引号顺序不同的直线判断为同一条直线,三条不同的直线组成一个三角面,当一条直线属于两个法线相同的三角面,则该两个三角面在同一个面上,剔除该条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东极六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东极六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20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