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挡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1878.2 | 申请日: | 2021-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3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苟孝贵;王英;苟仁一;苟爱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K20/02 | 分类号: | B60K20/02 |
代理公司: | 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 50224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21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总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挡总成,包括换挡拉索、安装支架和转接机构,所述转接机构包括动力转换杆和驱动杆,所述动力转换杆通过支点铰接安装支架形成杠杆结构;所述换挡拉索的第一端部连接杠杆结构的动力点,所述换挡拉索的第二端部用于输入换挡动力;所述驱动杆的第一端部用于输出换挡动力,所述驱动杆的第二端部连接杠杆结构的阻力点,所述换挡拉索的运动方向和所述驱动杆的运动方向呈夹角,能够解决发动机换挡系统操控力偏大或卡滞,以及同时兼顾换挡拉索的效率,对换挡拉索的布置结构进行优化改进设计,使其换挡拉索效率获得较大改善,成本也有所降低,驾驶员换挡更加轻松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挡总成。
背景技术
换挡拉索是汽车实现换挡操控的重要部件,是汽车变速系统的组成部分,换挡拉索的作用是将汽车驾驶室对换挡器的操纵传递到变速器的换挡拨叉,从而控制汽车行驶中速度的变化,达到安全而迅速的行驶目的。
现有换挡拉索普通布置结构:发动机换挡系统接口一般为上置,方便换挡系统设计,但此类方式为了防止换挡拉索向下弯曲,保证与消声器的间隙,因此在防火墙上增加一个支架挂钩,保证换挡拉索的布置走向,成本相应增加,并且换挡拉索的曲率半径较小,导致换挡拉索的效率较低,换挡阻力相应增加,驾驶员换挡更加费力,使得驾驶人员换不流畅,舒适度下降。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换挡总成,能够解决发动机换挡系统操控力偏大或卡滞,以及同时兼顾换挡拉索的效率,对换挡拉索的布置结构进行优化改进设计,使其换挡拉索效率获得较大改善,成本也有所降低,驾驶员换挡更加轻松便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换挡总成,能够解决发动机换挡系统操控力偏大或卡滞,以及同时兼顾换挡拉索的效率,对换挡拉索的布置结构进行优化改进设计,使其换挡拉索效率获得较大改善,成本也有所降低,驾驶员换挡更加轻松便捷。
本发明的换挡总成,包括换挡拉索、安装支架和转接机构,所述转接机构包括动力转换杆和驱动杆,所述动力转换杆通过支点铰接安装支架形成杠杆结构,所述动力转换杆以两端可以绕铰接轴线摆动的方式铰接于安装支架;所述换挡拉索的第一端部连接杠杆结构的动力点,所述换挡拉索的第二端部用于输入换挡动力;所述驱动杆的第一端部用于输出换挡动力,所述驱动杆的第二端部连接杠杆结构的阻力点,所述驱动杆的第二端部铰接动力转换杆的第一端部,所述换挡拉索的第一端部铰接动力转换杆的第二端部,所述换挡拉索的运动方向和所述驱动杆的运动方向呈夹角,如图所示,所述动力转换杆近似为“L”形,所述近似为“L”形的延伸含义即为在“L”形的基础上做出适形的调整,如“L”形的敞口角度的调整,又如动力转换杆的边缘及拐点位置均为圆滑的弧形过渡等,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动力转换杆的中部铰接于安装支架,也就是“L”形的拐点,沿高度方向所述动力转换杆的第二端部高于所述动力转换杆的第一端部,并且沿动力转换杆的转动方向所述动力转换杆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动力转换杆的第二端部之前,使得换挡操作时换挡效率得到提高,并且使得换挡操纵更加的顺畅,使用者操纵舒适度有所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18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