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土石混合边坡具有灌溉功能的护坡结构及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9803.0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0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悦舒;司晓鹏;刘大翔;肖海;许阳;许文年;夏振尧;刘德玉;郭超祺;张修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E03B3/02;E03F5/10;E03F5/14;A01G9/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土石 混合 具有 灌溉 功能 护坡 结构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土石混合边坡具有灌溉功能的护坡结构及构建方法,边坡上通过锚钉固定有框格梁,框格梁上通过预留锚固件固定安装有连接槽,连接槽之间连接有植生槽,植生槽内部埋设有导水管,导水管通过进水管与坡顶蓄水池连通,植生槽侧壁设置有供导水支管穿过的连通孔,导水支管与导水管连通并铺设在框格内,坡顶蓄水池中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导水管再进入导水支管,并通过导水管和导水支管上的渗水孔渗出灌溉植物。该护坡结构能够用于土石混合边坡的生态防护,可增强土石混合边坡的稳定性;利用在框格梁框格中铺设导水支管的方式,对框格中的土壤基质起到一定的加筋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土石混合边坡具有灌溉功能的护坡结构及构建方法,属于边坡生态修复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公路、铁路和水利水电等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岩土体开挖不仅直接破坏了边坡原有的自然植被,而且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植物、动物及微生物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不复存在。如不采取适当的生态修复手段,受损坡面生态自我恢复的过程非常漫长,将带来长久、剧烈的水土流失,严重阻碍坡面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发展。通过利用植物根系的浅根加筋、深根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同时加强生态护坡和工程措施的结合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土石混合边坡具有灌溉功能的护坡结构及构建方法,该护坡结构能够用于土石混合边坡的生态防护,可增强土石混合边坡的稳定性;利用在框格梁框格中铺设导水支管的方式,对框格中的土壤基质起到一定的加筋作用,增强了土石混合边坡的抗冲刷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针对土石混合边坡具有灌溉功能的护坡结构,它包括边坡,边坡上通过锚钉固定有框格梁,框格梁上通过预留锚固件固定安装有连接槽,连接槽之间连接有植生槽,植生槽内部埋设有导水管,导水管通过进水管与坡顶蓄水池连通,植生槽侧壁设置有供导水支管穿过的连通孔,导水支管与导水管连通并铺设在框格内,坡顶蓄水池中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导水管再进入导水支管,并通过导水管和导水支管上的渗水孔渗出灌溉植物。
所述锚钉进行防腐处理,与垂直于坡面方向夹角为8~15°,预留锚固件设置在锚钉的顶端。
所述连接槽深度为80~100mm,四个侧面安装有卡槽,四个侧壁均设置有供导水支管穿过的连通孔,底面设置有连接件。
所述植生槽深度为80~100mm,植生槽与连接槽连接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导轨,另外两个侧壁设置有供导水支管穿过的连通孔,底面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导轨与设置在连接槽上的卡槽相配合。
所述进水管和导水管的管材均为PVC硬管,管径为10~12mm,所述导水管和导水支管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渗水孔。
所述导水支管通过植生槽侧壁上的连通孔与导水管连通,导水支管的管材为PVC软管或UPVC软管,管径为5~8mm。
所述进水管靠近坡顶蓄水池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直径为15~20mm,过滤装置包含两层结构,分别是过滤小颗粒杂质的小孔径滤网和过滤微小杂质的PP棉滤芯。
所述植生槽内部铺设有铁丝网,所述铁丝网采用机编活络铁丝挂网,铁丝网外层进行镀锌防腐,直径为2~4mm,网孔边长为60~90mm,所述铁丝网与边坡坡面形成10~15°夹角,且所述铁丝网靠近边坡坡顶一端接近导水支管,靠近边坡坡脚一端偏离导水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