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土石混合边坡具有灌溉功能的护坡结构及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9803.0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0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悦舒;司晓鹏;刘大翔;肖海;许阳;许文年;夏振尧;刘德玉;郭超祺;张修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E03B3/02;E03F5/10;E03F5/14;A01G9/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土石 混合 具有 灌溉 功能 护坡 结构 构建 方法 | ||
1.一种针对土石混合边坡具有灌溉功能的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边坡(1),边坡(1)上通过锚钉(2)固定有框格梁(3),框格梁(3)上通过预留锚固件(11)固定安装有连接槽(4),连接槽(4)之间连接有植生槽(5),植生槽(5)内部埋设有导水管(7),导水管(7)通过进水管(6)与坡顶蓄水池(10)连通,植生槽(5)侧壁设置有供导水支管(8)穿过的连通孔(12),导水支管(8)与导水管(7)连通并铺设在框格内,坡顶蓄水池(10)中的水通过进水管(6)进入导水管(7)再进入导水支管(8),并通过导水管(7)和导水支管(8)上的渗水孔(13)渗出灌溉植物;
所述植生槽(5)深度为80~100mm,植生槽(5)与连接槽(4)连接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导轨(16),另外两个侧壁设置有供导水支管穿过的连通孔(12),底面设置有连接件(15),所述导轨(16)与设置在连接槽(4)上的卡槽(14)相配合;
所述进水管(6)和导水管(7)的管材均为PVC硬管,管径为10~12mm,所述导水管(7)和导水支管(8)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渗水孔(13);
所述进水管(6)靠近坡顶蓄水池(10)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17),所述过滤装置(17)直径为15~20mm,过滤装置包含两层结构,分别是过滤小颗粒杂质的小孔径滤网(18)和过滤微小杂质的PP棉滤芯(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针对土石混合边坡具有灌溉功能的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钉(2)进行防腐处理,与垂直于坡面方向夹角为8~15°,预留锚固件(11)设置在锚钉(2)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针对土石混合边坡具有灌溉功能的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4)深度为80~100mm,四个侧面安装有卡槽(14),四个侧壁均设置有供导水支管(8)穿过的连通孔(12),底面设置有连接件(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针对土石混合边坡具有灌溉功能的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支管(8)通过植生槽(5)侧壁上的连通孔(12)与导水管(7)连通,导水支管(8)的管材为PVC软管或UPVC软管,管径为5~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针对土石混合边坡具有灌溉功能的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槽(5)内部铺设有铁丝网(9),所述铁丝网(9)采用机编活络铁丝挂网,铁丝网外层进行镀锌防腐,直径为2~4mm,网孔边长为60~90mm,所述铁丝网(9)与边坡坡面形成10~15°夹角,且所述铁丝网(9)靠近边坡坡顶一端接近导水支管(8),靠近边坡坡脚一端偏离导水支管(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针对土石混合边坡具有灌溉功能的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槽(5)内部设置有多层土壤基质,第一层土壤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份:种植土95~100、水泥7.6~8、有机质5.7~6、生境基材改良剂3.8~4、磷石膏1.8~2、秸秆纤维0.4~0.5;第二层土壤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份:种植土95~100、水泥3.8~4、有机质5.7~6、生境基材改良剂1.8~2、磷石膏1.8~2、秸秆纤维0.4~0.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种针对土石混合边坡具有灌溉功能的护坡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清除边坡(1)上的碎石、浮土、浮根松散物,如存在反坡或较大的凹陷坡面,采取削坡或浆砌块料填筑处理;
步骤二:根据图纸测量放线布置锚钉(2)数量与孔位,自上而下钻凿锚钉孔,锚钉孔内注浆后再插入锚钉(2),在预定位置开挖凹槽并布设框格钢筋,随后支模并浇筑混凝土;
步骤三:待框格梁(3)养护完成拆模以后,将连接槽(4)通过预留锚固件(11)安装在框格梁(3)上,并在连接槽(4)中放置管接头(20),然后将植生槽(5)上的导轨(16)沿着连接槽(4)上的卡槽(14)嵌入;
步骤四:将导水管(7)铺设在植生槽(5)中并通过连接槽(4)中的管接头(20)相连,将导水支管(8)通过植生槽(5)上的连通孔(12)与导水管(7)连通并铺设在框格中,利用进水管(6)连接导水管(7)和坡顶蓄水池(10),在导水管(7)、导水支管(8)外侧包裹无纺布;
步骤五:在框格中喷播第一层土壤基质,直至第一层土壤基质高度与导水支管(8)高度齐平,第一层土壤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份:种植土95~100、水泥7.6~8、有机质5.7~6、生境基材改良剂3.8~4、磷石膏1.8~2、秸秆纤维0.4~0.5;
步骤六:在导水支管(8)上架设铁丝网(9),铁丝网(9)靠近边坡坡顶一端接近导水支管(8),靠近边坡坡脚一端偏离导水支管(8);
步骤七:在框格中的铁丝网(9)上喷播厚度为15~20mm的第二层土壤基质,第二层土壤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组份:种植土95~100、水泥3.8~4、有机质5.7~6、生境基材改良剂1.8~2、磷石膏1.8~2、秸秆纤维0.4~0.5;在植生槽(5)中填土,土层厚度为50~70mm;
步骤八:利用喷播机将带有植物种子的土壤面层喷播于框格中第二层土壤基质和植生槽(5)填土之上,厚度为8~10mm,喷播完成后在框格中覆盖无纺布,施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8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