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身C环加强结构和包含该结构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9321.5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2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苟黎刚;王明庆;曾维和;张德彬;廖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林凡燕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加强 结构 包含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C环加强结构和包含该结构的车辆,具体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车身C环加强结构包括C柱下内板、C柱外板、C柱加强板和C环梁结构。其中,C柱下内板设置于车辆后车轮朝向车尾的一侧;C柱外板连接于C柱下内板的外侧,并与C柱下内板之间形成有腔体;C柱加强板设置于腔体中且分别与C柱下内板和C柱外板相连接;C环梁结构连接于C柱下内板朝向车内的一侧,C环梁结构的顶部连接于C柱下内板对应C柱加强板的位置上,C环梁结构的底部连接至车辆的后纵梁上。本发明提升了车身耐久、NVH、VD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C环加强结构和包含该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结构耐久、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碰撞安全车身开发中的三大最基本性能,而车身后部车身设计对车身的性能影响至关重要,好的后部车身结构能提供高的刚度,从而提升耐久、NVH、VD、碰撞安全性能,车身的弯扭刚度、模态、NTF/VTF(Noise transfer function/Vibration transfer function噪音传递函数/振动传递函数)等与车身结构息息相关,好的车身结构往往决定着整车的性能。
对于大型长轴距车型,因为总布置、座椅等原因,现有技术C环梁结构难以找到合适的位置在连接后纵梁和C柱的同时与减震塔搭接在一起,并难以提升与C柱连接处的局部刚度,导致结构很难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车身扭转刚度低、安置点静动刚度低,耐久、NVH和VD性能比较差,往往要花很大力气去解决,耗费很大的财力、物力和时间,也无法得到很好的效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车身C环加强结构,提高C环梁结构与C柱连接处的局部刚度,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C环加强结构和包含该结构的车辆,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的大型长轴距车中C环梁结构与C柱连接处的局部刚度不足,导致车身整体转刚度低、安置点静动刚度低,耐久、NVH和VD性能比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C环加强结构,包括C柱下内板、C柱外板、C柱加强板和C环梁结构;
其中,C柱下内板设置于车辆后车轮朝向车尾的一侧;C柱外板连接于所述C柱下内板的外侧,并与所述C柱下内板之间形成有腔体;C柱加强板设置于所述腔体中且分别与所述C柱下内板和C柱外板相连接;C环梁结构连接于所述C柱下内板朝向车内的一侧,所述C环梁结构的顶部连接于所述C柱下内板对应所述C柱加强板的位置上,所述C环梁结构的底部连接至车辆的后纵梁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C柱加强板设有一凸出连接部,所述凸出连接部的底部外缘设有第一翻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C柱加强板设置于所述C柱下内板与后轮罩搭接处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C柱加强板上凸出连接部的凸出面与所述C柱外板面接触且固连,所述C柱加强板上凸出连接部底部的第一翻边连接于所述C柱下内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C环梁结构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翻边相配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设置在所述C柱下内板上与所述第一翻边对应的位置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面通过胶体粘接于所述C柱外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C环梁结构、C柱加强板及C柱下内板之间通过焊点进行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C柱加强板与C环梁结构和C柱下内板之间通过自穿刺铆接进行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C环梁结构的顶部为环形弯折结构,所述环形弯折结构的两边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后纵梁相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包含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身C环加强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3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