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微发光二极管的晶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8327.0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兰彦廷;吴政;李佳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27/15;H01L33/48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李强;杨泽奇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发光二极管 晶片 | ||
本发明涉及LED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微发光二极管的晶片,其中,包括基板,其表面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锚;芯片,设置在间隔的锚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并通过设置在芯片两侧的连接桥与锚连接;M颗芯片呈矩阵排布在基板上,以N颗芯片为一个基准单元;相邻两列和/或两行基准单元之间的锚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槽体结构,用于减弱芯片之间的连接关系,以释放系统内应力,避免在去除填充于芯片与锚之间的牺牲层形成空腔后,由于衬底减薄或者受热易发生翘曲产生应力累积,变成主要由连接桥与锚负荷,容易出现锚或者连接桥,与锚主体分离,造成芯片脱落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降低了芯片脱落的比例,增强了成品可靠性与储存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微发光二极管的晶片。
背景技术
Micro LED显示技术是指以自发光的微米量级的LED为发光像素单元,将其组装到驱动面板上形成高密度LED阵列的显示技术。由于micro LED芯片尺寸小、集成度高和自发光等特点,在显示方面与LCD、OLED相比在亮度、分辨率、对比度、能耗、使用寿命、响应速度和热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现有通常采用整面膜层来固定芯片阵列,参照图1,若干芯片100呈矩阵排布在基板300上,基板300表面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锚200;芯片100设置在间隔的锚200之间,并通过设置在芯片100两侧的连接桥110与锚200连接。
参照图2在制作晶圆时,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去除填充于芯片100与锚200之间的牺牲层600形成空腔400后,由于衬底减薄或者受热易发生翘曲,产生应力,导致容易出现锚200的A部分与锚200的B部分胶材分离,或者连接桥110与锚200的A部分形成分离,造成芯片100有一定比例的脱落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微发光二极管的晶片,包括:
基板,其表面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锚;
芯片,设置在间隔的锚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并通过设置在所述芯片两侧的连接桥与所述锚连接;
其中,M颗所述芯片呈矩阵排布在所述基板上,以N颗芯片为一个基准单元,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相邻两列和/或两行基准单元之间的锚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槽体结构。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的方案,N=n1*n2,其中n1为所述基准单元中芯片的列数,n2为所述基准单元中芯片的行数;n1,n2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的方案,所述槽体结构包括使锚的上表面完全分离成两个部分的隔断槽、开口设在锚的上表面的孔洞、以及使锚上表面的宽度减小的缺口。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的方案,所述隔断槽在长度方向上的形状为直线形、曲线形或折线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的方案,所述隔断槽的宽度为大于等于0.1μm至小于2μm,或者大于等于2μm至小于等于10μm。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的方案,所述隔断槽的深度大于锚厚度的一半。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的方案,至少存在一对相邻的两所述孔洞的间距的范围为大于等于0.1μm至小于10μm,或者大于10μm至小于等于100μm。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的方案,所述孔洞的深度大于锚厚度的一半。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的方案,所述孔洞的开口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83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遇水防滑TPU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机启动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