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资源分类压缩回收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7529.3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0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孔江春;丁洪刚;黄正;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8;B65F1/00;B65B1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资源 分类 压缩 回收 | ||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领域,尤其涉及再生资源分类压缩回收箱。如何高效的完成可回收物的压缩,并同时保护底部的称重装置,是业界亟待攻破的技术难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种带有压缩功能的回收箱,包括回收箱外壳,以及设置在回收箱外壳内部的回收箱内胆和加压装置,所述内胆底部与回收箱外壳间还设置有称重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包括设置在内胆侧面的驱动部件,以及设置在内胆上部的压梁,所述驱动部件上端与所述压梁相连,下端与内胆底部相连。液压装置两端同时施力,使得可回收物可得到充分压缩,并同时保护了底部的称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领域,尤其涉及再生资源分类压缩回收箱。
背景技术
城市固体废弃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产品外包装材料,如纸箱、纸盒、金属易拉罐、饮料瓶、塑料容器、复合利乐包等,这些材料往往是一次性的,质量轻,质地柔软,储存时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而目前市场的智能压缩资源回收箱,首先垃圾箱的容量小,箱体经常满桶,导致收运频率高。
目前现有的带有压缩功能的回收箱多采用电动的压缩模式,如公开号为“CN101670928B”,名称为《 智能电动压缩垃圾箱》的中国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中公开了一种可以将可回收垃圾在垃圾箱内进行压缩的垃圾箱,其中的压缩方式即为电动驱动的压缩方式。这样的压缩方式压力有限,在内部存放较多饮料瓶罐时压缩的效果不佳,且能耗较大。
公开号为“CN210236052U”,名称为《 垃圾分类用可回收垃圾压缩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在方案中公开了一种采用液压方式进行加压的可回收垃圾压缩器。在这种方案中,液压的驱动方式使得处于回收箱下方的垃圾能够通过受到很大的压力,有效的进行体积的压缩,同时能耗也能保持在较经济的水平上。
在本公司开发的新一代智能回收箱中,箱体底部设置有称重装置,可以将可回收垃圾的投递重量反馈给用户。在这样的系统中叠加压缩功能时,采用电动压缩的方式虽然能够保证称重装置不受损害,但其压缩并不充分,压缩效果不佳;公开号为“CN210236052U”的方案中的压缩方式虽然能够较为充分的压缩可回收物,但会给箱体底部的称重装置造成非常大的向下压力,容易造成称重装置的损坏。因此,如何高效的完成可回收物的压缩,并同时保护底部的称重装置,是亟待攻破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再生资源分类压缩回收箱,该压缩资源回收箱能够对可回收物的压缩、称重,且采用内胆和加压装置使压缩过程不会对于称重装置产生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再生资源分类压缩回收箱,包括回收箱外壳,以及设置在回收箱外壳内部的回收箱内胆和加压装置,所述内胆底部与回收箱外壳间还设置有称重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包括设置在内胆侧面的驱动部件,以及设置在内胆上部的压梁,所述驱动部件上端与所述压梁相连,下端与内胆底部相连。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箱体内胆采用高强度的刚性材料制成,底板处受力也可保证不发生形变。回收箱的压缩装置选择使用液压装置,使压力更大,压缩效果更好,能耗更省。与此同时,液压装置一端连接内胆上部的压梁,一端连接内胆底部,在压缩运行时两端同时施力,使得压梁在液压驱动向下的驱动力下向下压紧可回收物;并且由于内胆、驱动部件和压梁之间构成了一个系统,压梁对于可回收物、内胆的压力属于该系统的内力,因此压梁产生的压力不会传导至底板上,从而避免了对下部称重部件造成直接的压力,使称重装置的数据不会送到压缩力度影响,且称重装置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不易损坏。
在实际设置中,液压向两端的施力大小可进行调节;也正因为采用了上述结构避免了称重装置受力,因此该方案中能够采用压力更大的液压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内胆腔外侧,所述内胆侧壁上设有条形通孔,所述压梁伸出条形通孔与所述驱动部件相连。液压驱动装置设置在内胆外侧使得在能够实现有效驱动的同时,驱动部件不占用内胆空间,保证内胆的容积以及内壁形状的规整,使回收箱能够尽可能多的收纳可回收物,并在收满后能够顺畅的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75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食同源面条的生产设备及工艺
- 下一篇:转轴调试方法与调试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