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涡流管效应的巴氏灭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5632.4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8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胡业发;谢安博;廖敏如;张泽麟;郝泽昆;朱凌锋;曾智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9/04 | 分类号: | F25B9/04;F25D19/00;F25D25/04;F25D29/00;A61L2/06;A23L3/00;A23L3/3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涡流 效应 灭菌 装置 | ||
1.一种基于涡流管效应的巴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处传送带、加热保温箱、涡流管、空气压缩机以及冷却箱;所述入口处传送带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加热保温箱内,用以传送进料;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连接于所述涡流管的进气口;所述涡流管的热端喷嘴连接于所述加热保温箱体,用于对进入到所述加热保温箱体内的所述进料进行加热并保温;所述涡流管的冷空气排气口连接于所述冷却箱,用于对进入所述冷却箱内部的所述进料进行冷却降温;所述加热保温箱与所述冷却箱通过出口处传送带连接,用于将加热过的所述进料传送至所述冷却箱内进行冷却,并由所述出口处传送带运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流管效应的巴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相连,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冷空气排气口;所述冷空气排气口的一端连接于冷气喷嘴的一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涡流管的管道的一端;所述冷气喷嘴的另一端连接于冷凝器;所述管道的另一端的中部位置处连接有热空气排气口,所述热空气排气口的端部外套接有环形的所述热端喷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涡流管效应的巴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喷嘴为喇叭状结构,且小端与所述冷空气排气口连接,大端与所述冷凝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涡流管效应的巴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空气排气口与所述管道同轴设置,且一端连接于所述管道的一端中部内,另一端上套接有所述热端喷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涡流管效应的巴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管内安装有控温模块,所述热端喷嘴处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冷气喷嘴处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控温模块分别电连接于单片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流管效应的巴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的上方设有红外线摄像头,用于统计出料数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流管效应的巴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安装于支架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涡流管效应的巴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材质包括316型不锈钢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涡流管效应的巴氏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处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于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56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