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故障诊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0184.9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5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耀;李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睿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郑凤姣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塘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故障诊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故障诊断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底部通过支撑机构固定连接在安装板,所述壳体内底部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壁滑动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L型板的一端与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齿板,所述壳体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与两个齿板啮合的两个扇形齿轮,两个所述扇形齿轮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本发明通过共振杆振动带动磁铁块移动,进而感应线圈相对于磁铁块移动并切割磁感应线,从而感应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对风机上供电,进而对壳体内的热量进行散发,有效的对新能源汽车上产生的振动进行利用,无需其他供电机构,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故障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由于新能源汽车是近几年发展的新兴行业,使得新能源汽车在制造方面技术还不够成熟,导致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存在高电压和大电流回路情况发生,当发生电子电气或通信故障时,若不及时发现并釆取一定措施可能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巨大危害,因此目前都会在新能源汽车上安装故障诊断系统对新能源汽车行驶时的故障进行检测,不仅可以保障人身安全,还便于后期对故障的维修。
目前的故障诊断系统都是通过安装板上的多个电子元件对汽车故障进行监测,由于新能源汽车在行驶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使得安装板上的电子元件也会相应振动,进而导致电子元件连接处容易掉落,进而影响故障诊断系统的正常监测,同时多个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如果不将这些热量进行及时的散发,会使得电子元件上的温度较高,进而会影响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故障诊断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故障诊断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故障诊断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底部通过支撑机构固定连接在安装板,所述壳体内底部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壁滑动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L型板的一端与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齿板,所述壳体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与两个齿板啮合的两个扇形齿轮,两个所述扇形齿轮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扇形齿轮的一端与L型板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壳体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框口,两个所述框口靠近安装板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风机,两个所述框口远离风机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壳体上安装有对风机进行供电的供电机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底部的两个密封箱,两个所述密封箱内壁均密封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端贯穿密封箱内顶部并延伸至其上方,所述滑杆上端与安装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位于密封箱内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下端分别与密封箱内顶部和滑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上端与两个齿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箱内底部通过连接管与伸缩气囊内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供电机构包括共振杆,所述壳体内顶部开设有条形腔,所述共振杆与条形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共振杆侧壁固定套接有多个磁极方向一致的磁铁块,所述条形腔内壁嵌设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与多个磁铁块的磁力线方向垂直,所述感应线圈与风机耦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塞筒和第二滑塞筒,所述第一滑塞筒和第二滑塞筒内设有冷却液,所述第一滑塞筒和第二滑塞筒内壁均密封滑动连接有滑塞,所述滑塞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分别与第一滑塞筒和第二滑塞筒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内嵌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塞筒和第二滑塞筒内壁下方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驱动位于第一滑塞筒内的滑塞上下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睿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睿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01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磷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补偿热致双折射效应的固体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