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冰镍湿法冶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7084.0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8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万江涛;张宁;张勇杰;刘满库;李子郯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4 | 分类号: | C22B3/04;C22B3/08;C22B3/38;C22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文惠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冰镍 湿法 冶炼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冰镍湿法冶炼方法。该冶炼方法包括步骤S1,对包括高冰镍的阳极进行电解,得到富镍溶液和残阳极;步骤S2,将残阳极进行氧压浸出,得到含镍的浸出液和浸出渣。通过上述冶炼方法,首先将包括高冰镍的阳极进行电解,使得高冰镍中绝大部分镍均进入到电解液中。之后,对残阳极进行氧压浸出,使残阳极中的镍进一步进入到液体中,进一步提升从原料中分离出的镍量。在氧压浸出过程中,利用元素之间的还原电位差异,使浸出液中还原电位较高的杂质离子与镍进行还原置换,从而杂质离子以硫化物残留在浸出渣中,使得镍与硫以及杂质离子有效得到了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冰镍湿法冶炼方法。
背景技术
高冰镍是镍精矿经电、转炉初级冶炼而成的镍、铜、钴、铁等金属的硫化物共熔体。一般为含镍50~75%、铜1~15%、钴0.1~1.5%、铁1~5%、硫20~25%的块状物,既可以通过电解法生产电解镍,也可以通过高压浸出生产硫酸镍,由于近期印尼淡水河谷的镍铁转高冰镍工艺取得成功,高冰镍成为了红土镍矿和硫化镍矿共同的重要冶炼中间产物,备受镍加工领域的重视。
国内外高冰镍生产工艺总结起来大致有:a.高冰镍阳极直接电解,b.高冰镍氯化精炼工艺,c.镍精矿还原焙烧电解工艺,d.高冰镍常压浸出工艺,e.高冰镍高压浸出工艺,f.高冰镍氧化焙烧酸浸工艺。其中单独与电解相关的工艺基本都是直接电积生产阴极镍的,电解残留的阳极板需要有合适的匹配工艺继续处理,除杂净化工艺也比较复杂;电解工艺不完善,而常压或加压浸出单独使用的浸出率也不够高。通常是将几种方法联动起来一起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浸出效果,比如利用一段常压浸出配合电积和二段加压浸出处理高冰镍;或者利用电解配合一段常压酸浸和二段氯浸工艺处理高冰镍,但这些工艺的工序过多不便于操作和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冰镍湿法冶炼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解溶解高冰镍阳极板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冰镍湿法冶炼方法,该湿法冶炼方法包括:步骤S1,对包括高冰镍的阳极进行电解,得到富镍溶液和残阳极;步骤S2,将残阳极进行氧压浸出,得到含镍的浸出液和浸出渣。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包括:使包括阴极、电解液和阳极的电解系统发生电解反应,得到富镍溶液和残阳极,电解液中H+浓度为1~2mol/L、双氧水的体积浓度为1%~10%、铜离子的浓度为5~15g/L、锰离子的浓度为5~15g/L,优选电解液中还包含氯化钠且氯化钠的浓度为50~120g/L,优选电解液中的H+由硫酸提供;优选阳极和阴极各自具有多个,且阳极和阴极各自的同极中心距为10~30cm,优选阳极电流密度为200~350A/m2、电解电压为2.8~4.0V,优选在含氧气体中进行电解反应,优选含氧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为20~100%,含氧气体的流量为0.05~2.5L/min,优选电解反应的温度为55~75℃。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1的电解反应分阶段进行,每当富镍溶液中的镍含量达到40~50g/L时,停止该阶段的电解反应,将富镍溶液分离后添加电解液继续进行电解反应,直到生成残阳极。
进一步地,上述电解系统分为阳极反应区和阴极反应区,阳极反应区包括电解液和阳极,阴极反应区包括电解液和阴极,优选阳极反应区的电解液的液面比阴极反应区的电解液的液面高3~5cm,优选电解反应过程中,阳极反应区的电解液中H+浓度保持在1~2mol/L,双氧水的体积浓度保持在1%~10%,铜离子的浓度保持在5~15g/L,锰离子的浓度保持在5~15g/L,优选电解反应过程中,阴极反应区的电解液中H+浓度保持在1~2mol/L,双氧水的体积浓度保持在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70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