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时具有光动力/光热性能的有机光敏脂质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46438.X | 申请日: | 2021-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1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昌英;王逸飞;范於菟;王慧敏;陆爽;刘含;孙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17/06 | 分类号: | C07D417/06;A61K9/51;A61K41/00;A61K47/24;A61K47/22;A61P15/14;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有光 动力 光热 性能 有机 光敏 纳米 粒子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光敏脂质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和应用,以DSPE‑PEG,NH2‑PEG‑FA包裹有机光敏剂NS‑STPA,超声制备脂质纳米粒子NS‑STPA@LIP,应用于产生高效光动力、光热双功能效应,达到针对肿瘤的高效光治疗目的。以脂类将其包裹,制备成约60‑80 nm的纳米粒子,该粒子吸收波长400~750 nm,尤其是能在660 nm红光照射下,既能产生高活性单线态氧,也能产生稳定的光热效应,实现一石二鸟效应,针对肿瘤产生高效治疗光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到一种能同时实现高效光热光动力效应的有机化合物脂质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属于现代高效光治疗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治疗由于其无侵袭性、快速反应和高度敏感的特性,正成为临床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光疗主要涉及光动力疗法(PDT)和光热疗法(PTT),PDT通常是指无毒的敏化剂(PS)被光源激发后经过系间穿越(ISC)过程后到达三线态,并把周围的三线氧转化为带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ROS(如单线态氧),ROS诱导细胞凋亡;PTT则是指光敏剂被光源激发后通过内转换、非辐射跃迁过程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目前,在有机光敏剂的光治疗研究中,大多数具有光动力/光热效应的有机光敏剂由于自身较差的亲水性、较低的生物相容性和高的细胞毒性严重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脂质体是由胆固醇和磷脂构成的一类双分子囊泡,由于脂质体膜和细胞膜成分组成类似,脂质体在体内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除此之外,脂质体还具有可降低药物毒性和提高药物稳定性等特点,如今已作为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类纳米载药体系被广泛的应用于药物制剂和药物递送等领域。因此,通过技术手段,将具有光动力/光热协同治疗潜力的光敏剂与脂质体结合制备成脂质纳米颗粒,克服有机光敏剂自身缺点、提高治疗效果,在肿瘤的高效光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制备一种同时具备高效光热光动力效应的有机光敏化合物及脂质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在660nm红色激光照射下,可以将三线态氧迅速转化成单线态氧,同时产生热量使局部温度上升25度左右,比商用的用于光动力、光热治疗的光敏剂效果更好,可应用于针对肿瘤的高效光动力/光热协同治疗。
所述的同时具有光动力/光热治疗的有机化合物NS-STPA,该化合物是萘并噻唑内盐通过噻吩基团与三苯胺连接形成的共轭结构,其结构为:
所述的光动力/光热双功能化合物NS-STP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合成路线
(2)合成步骤
第一步:以2-甲基-β-萘并噻唑和1,3-丙磺酸内酯为原料在邻二氯苯类非质子性溶剂中,氮气条件下回流反应,得到的产物经丙酮洗涤后真空干燥得中间体NS;
第二步:以5-醛基-2-噻吩硼酸、4-溴三苯胺为原料在水与四氢呋喃的混合体系中,无水碳酸钾和四(三苯基膦)钯为催化剂,氮气条件下回流反应,得到的产物用洗脱剂为二氯甲烷/ 石油醚溶剂体系进行柱层析得到中间体STPA;
第三步:中间体NS和中间体STPA在乙醇溶剂中回流反应,将得到的产物用洗脱剂为二氯甲烷/甲醇溶剂体系进行柱层析得到光动力/光热治疗的有机化合物,命名为NS-STPA。
步骤(1)中2-甲基-β-萘并噻唑和1,3-丙磺酸内酯的摩尔比为1:10-15;回流反应温度为130-140℃,反应时间为5-8h。
步骤(2)中5-醛基-2-噻吩硼酸、4-溴三苯胺、无水碳酸钾和四(三苯基膦)钯的摩尔比为1:1-2:2.5-3:0.03-0.04;回流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为15-20h。
步骤(3)中中间体1和中间体2的摩尔比为1:1-1.5;回流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为8-1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64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