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盘类回转零件的压紧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5705.1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9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李云兰;叶祖福;吴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工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俊伟 |
地址: | 43607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转 零件 压紧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盘类回转零件的压紧定位装置,属于盘类回转零件技术领域,包括机架、装载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装载机构设置有承载平台和M个承载部件,所述承载平台和所述机架连接,M个所述承载部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上,每一个所述承载部件具有可供安装所述盘类回转零件的安装区,所述M是正整数;所述夹紧机构设置有第一夹紧端和第二夹紧端,所述第一夹紧端至少设置有N个压紧部件,所述夹紧机构通过N个所述压紧部件和所述第二夹紧端夹紧所述盘类回转零件,所述N是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本发明达到了对盘类回转零件具有较好的压紧定位效果的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盘类回转零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盘类回转零件的压紧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汽车已普遍成为大多数家庭的代步工具,应用在汽车上盘类回转零件种类样、产量大,例如汽车双质量飞轮等汽车零部件。在焊接加工盘类回转零件时,需要先对盘类回转零件进行定位和压紧。目前对于现有的盘类回转零件技术而言,通常是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对盘类回转零件进行定位和压紧。但是,在采用人工方式对盘类回转零件进行定位和压紧的过程中,由于盘类回转零件的表面不平整,容易导致难以对盘类回转零件进行压紧,定位效果差。
综上述所述,在现有的盘类回转零件技术中,存在着对盘类回转零件的压紧定位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盘类回转零件的压紧定位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盘类回转零件的压紧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机架;装载机构,所述装载机构设置有承载平台和M个承载部件,所述承载平台和所述机架连接,M个所述承载部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上,每一个所述承载部件具有可供安装所述盘类回转零件的安装区,所述M是正整数;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设置有第一夹紧端和第二夹紧端,所述第一夹紧端至少设置有N个压紧部件,所述夹紧机构通过N个所述压紧部件和所述第二夹紧端夹紧所述盘类回转零件,所述N是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紧端还包括:紧固端,所述紧固端和所述机架连接;压紧盘,所述压紧盘和所述紧固端连接,N个所述压紧部件设置于所述压紧盘上,所述盘类回转零件位于所述安装区和所述N个所述压紧部件之间;所述第二夹紧端设置有支撑端和顶升端,所述第二夹紧端通过所述支撑端和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端用于驱动所述顶升端。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设置有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第三支撑臂,所述紧固端和所述第一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平台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端和所述第三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三支撑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端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第一支撑臂连接;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和所述固定板连接;回转轴承和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和所述压紧盘连接,以通过所述定位座和所述固定腔形成可供安装所述回转轴承的中空部;所述压紧盘分别与所述定位座和所述固定腔连接;压紧套,所述压紧套分别与所述回转轴承和所述压紧盘连接;压紧板,所述压紧板分别与所述固定腔和所述压紧盘连接;与所述压紧盘相匹配的压紧环,所述压紧环和所述压紧盘连接,所述压紧环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的衔接孔,所述压紧头贯穿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衔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端包括:顶升执行元件,所述顶升执行元件和所述第三支撑臂连接;箱体,所述箱体和所述顶升执行元件连接;旋转执行元件,所述旋转执行元件设置于箱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端包括: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和所述旋转执行元件连接;传动销,传动销设置于驱动盘上,以通过所述驱动盘驱动所述传动销朝向所述压紧盘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夹紧端还包括:直线导向器,直线导向器和箱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平台包括:回转执行器,所述回转执行器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固定连接;回转盘,所述回转盘设置于所述回转执行器上,以通过所述回转执行器驱动所述回转盘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工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华工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5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