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车下电故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45621.8 | 申请日: | 2021-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6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雅;张明;周壮;严习胜;李拾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彭程程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车 故障 处理 方法 装置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整车下电故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其用于同时具有CAN网络下电功能和KL15硬线下电功能的整车下电故障处理,并应用于整车控制器VCU,所述方法包括:若检测到通过CAN网络发生来的PEPS信号异常,或者检测到PEPS信号正常,但PEPS信号与KL15硬线状态不一致,则判断是否满足整车下高压条件:若不满足,则控制整车进入限速状态,并发出动力系统故障告警,或者发出动力系统故障告警;若满足,控制整车下高压,并发出动力丢失告警。避免因整车无法下高压而导致电源电量耗尽,甚至影响电池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故障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车下电故障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及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其安全性要求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上述两种汽车中,管理高压系统的是整车控制器(vehicle control unit,VCU),整车控制器负责车辆的下电控制、驱动决策控制、故障信息处理、能量管理等关键功能。可见,整车控制器VCU是整车安全控制的核心。整车控制器VCU的唤醒通常包括CAN网络唤醒和KL15硬线信号唤醒两种,其中,CAN网络可以是AUTOSAR网络管理或者OSEK网络管理。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CAN网络唤醒和KL15硬线信号唤醒两种中的一种来唤醒VCU。以CAN网络唤醒为例,下电过程涉及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高压附件、钥匙、踏板、档位等多个设备。普通的上电流程是钥匙到ON档,唤醒电池管理系统CAN网络,进行低压系统自检,自检通过后,进行高压预充电;待钥匙打到START档位时,进行电机控制器和高压附件故障检测,符合上高压电的条件,就依驾驶员控制给相应高压回路上电;当钥匙从START档位回到ON档位时,整车控制器检测车速,当车速低于5千米每小时后,才发出0转矩指令给电机控制器,然后依驾驶员操作,给电机控制器或其他高压回路下电,比如钥匙达打到OFF档断开电机控制器一路高压继电器,并泄放电机控制器的余电,进入待机状态。
简单来说,整车控制器VCU被唤醒后,KL15硬线高电平(大于9V)或者PEPS按键信号有效(等于1),整车进入上电流程。当驾驶员操作PEPS按键下电,PEPS信号无效(等于0)或者KL15硬线低电平,整车进入下电流程。
但是,当驾驶员操作PEPS按键下电,但PEPS信号异常,可能导致整车无法下高压,最终将电池电量耗尽,严重时导致电池寿命降低。
也可能存在当驾驶员操作PEPS按键下电,但是由于KL15硬线短路到电源,可能导致整车无法下高压,最终将电池电量耗尽,严重时导致电池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整车下电故障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PEPS信号故障及KL15硬线故障导致的整车无法下高压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整车下电故障处理方法,其用于同时具有CAN网络下电功能和KL15硬线下电功能的整车下电故障处理,并应用于整车控制器VCU,所述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通过CAN网络发生来的PEPS信号异常,或者检测到PEPS信号正常,但PEPS信号与KL15硬线状态不一致,判断是否满足整车下高压条件:
若不满足,则控制整车进入限速状态,并发出动力系统故障告警,或者发出动力系统故障告警;
若满足,控制整车下高压,并发出动力丢失告警。
本申请实施例先对PEPS信号是否正常进行判断,如PEPS信号异常,则直接对整车下高压,或者发出相应告警。若PEPS信号正常,则判断PEPS信号与KL15硬线状态是否一致。通过判断PEPS信号与KL15硬线状态是否一致来实现PEPS信号和KL15硬线信号相互校核,并进行相应诊断,并完成下高压,避免因故障导致不能下高压,进而使电源耗尽,并影响电源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56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