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体桩帽一体化浇筑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44237.6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3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钮玉亭;鲁传强;岳跃稳;顾有瑞;李学良;岳远哲;张谦;杨晓东;刘宇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5/7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体 桩帽 一体化 浇筑 预应力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连体桩帽一体化浇筑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施工准备;2)管桩打设施工;3)桩顶环向截断;4)桩帽钢筋笼布设;5)桩帽模板支设;6)桩帽混凝土浇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向套管控制管桩的打设方向,并可借助管侧压重体和撑板锚筋提升导向套管的稳定性;将内置撑压板连同内置竖杆插入管桩的管腔内,通过内置撑杆及内置撑压板对内置竖杆提供竖向支撑,并可通过竖向定位杆控制截桩高度,通过浆水回收槽同步回收切割过程中的浆水,降低了截桩定位的难度,保护现场施工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有效降低截桩和桩帽施工的难度、提高现场施工效率、保护现场施工环境的连体桩帽一体化浇筑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方法,适用于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工程。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工程建设内容越来越多,在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成熟。然而在进行桩体和桩帽施工过程时,时常分两次灌注施工,存在施工时间长、截桩定位难度大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及其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包括将钢筋网片置于混凝土中浇筑而成的桩帽体;所述钢筋网片为多条钢筋交叉焊接形成的具有网孔的网状结构;所述桩帽体上开设有贯通所述桩帽体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处于所述桩帽体上部的第一级孔和处于所述桩帽体下部的第二级孔;所述第一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寸;所述第二级孔与空心桩的桩头相适配,以在所述桩帽体置于所述桩头上时,所述桩头能伸入并置于所述第二级孔内;所述桩帽体上还设有用于伸入所述空心桩内腔中的连接结构。该施工方法虽然有效的提高了桩帽体与空心桩的固定强度,保证了工程质量,但是在施工对外部环境的影响、降低管道稳定性的施工难度等方面尚存在改进之处。
鉴于此,为有效降低连体桩帽浇筑体系的现场施工难度、保护施工环境,目前亟待发明一种不但可以降低现场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可以保护周边环境的连体桩帽一体化浇筑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但可以降低现场施工难度,而且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保护施工环境的连体桩帽一体化浇筑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方法。
这种连体桩帽一体化浇筑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进行现场测试确定预应力管桩的平面位置,制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
2)管桩打设施工:根据勘测的预应力管桩位置,将连接成一整体的导向套管与管侧撑板置于桩间土体上方,将撑板锚筋插入桩间土体内,并在管侧撑板与桩间土体的间隙设置找平垫层;在管侧撑板的上表面设置管侧压重体;采用外部打桩设备使预应力管桩经导向套管后插入下部土体内;
3)桩顶环向截断:将内置撑压板连同内置竖杆插入预应力管桩的管腔内,下压内置竖杆,通过连接于内置撑压板与内置竖杆之间的内置撑杆顶压内置撑压板,使内置撑压板与预应力管桩的内侧壁连接牢固;内置竖杆的顶端通过转动轴承与横向控位槽连接,并使可调式横梁插入横向控位槽内,通过控位栓钉将可调式横梁与横向控位槽连接,使可调式横梁与竖向定位杆通过竖向调位栓连接;竖向定位杆一侧设置锯片撑板,锯片撑板下部通过锯片转动轴连接切割锯片,根据截桩高度要求,调整竖向定位杆及切割锯片的竖向高度,并通过竖向定位杆一侧的弹扩撑筋使弹扩连接板与预应力管桩的外侧壁紧密贴合连接;通过外部动力机械带动锯片转动轴及切割锯片进行预应力管桩的切割施工,并通过控位栓钉控制切割锯片的切割深度,通过竖向定位杆底部的浆水回收槽同步回收切割过程中的浆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42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