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动齿无级变速消隙机构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9094.X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6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郭志强;贾鸿社;高峰;王彦文;崔大伟;宁献刚;姬红杰;解晓琳;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璞灵(上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12 | 分类号: | F16H57/1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李嘉宁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无级 变速 机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离心动齿无级变速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锥盘连接架(1)、回位弹簧(2)、活动齿仓(3)、限位包带(4)、螺钉(5)、离心动齿组(6)、传动轴(7)、无极变速多功能齿形传动链(8)和两个锥盘(9),两个所述锥盘(9)固定套设在传动轴(7)上,离心动齿无级变速消隙机构单元通过锥盘连接架(1)固定于两个锥盘(9)之间,所述离心动齿无级变速消隙机构单元包括若干限位包带(4),所述限位包带(4)通过螺钉(5)固定,所述限位包带内设有活动齿仓(3),若干所述活动齿仓(3)内均滑动设有离心动齿组(6);所述离心动齿无级变速消隙机构通过可移动的若干锥盘连接架(1)将两个开有滑动槽的锥盘滑动连接构成变速锥盘组;所述活动齿仓(3)与锥盘连接架(1)相对滑动,所述锥盘连接架(1)上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活动齿仓(3)受无极变速多功能齿形传动链(8)的驱动,沿锥盘连接架(1)的θ角斜面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动齿无级变速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齿仓(3)内设有对离心动齿组进行限位的回位弹簧(2)。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消隙机构的离心动齿无级变速消隙方法,其特征在于:
A)锥盘(9)旋转时,锥盘连接架(1)随锥盘(9)作同步运动,此时安装于活动齿仓(3)内的离心动齿组(6)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离心力方向甩出,进入包裹于锥盘连接架(1)上的无极变速多功能齿形传动链(8)的齿间;
在进入包角区后,不参与啮合的动齿被链齿押回活动齿仓;
B)由于离心动齿组(6)中动齿具有一定的厚度,就必然产生参与啮合的离心动齿组(6)与链齿间的啮合间隙;同时在离心动齿无级变速消隙机构单元在进入右侧包角区后,无极变速多功能齿形传动链(8)上的消隙链片将活动齿仓(3)压下,并沿锥盘连接架(1)上的斜面方向移动,使活动齿仓(3)带动仓内的离心动齿组(6)产生横向位移,消除间隙,此时消隙运动完成;
C)消隙后的离心动齿无级变速消隙机构单元进入上侧待传载区,当离心动齿无级变速消隙机构单元即将完成啮合传动脱离左侧包角区时,无极变速多功能齿形传动链(8)上的消隙链片瞬即脱离活动齿仓(3),卸去给活动齿仓(3)的移动力,在回位弹簧(2)的作用下活动齿仓(3)带动仓内的离心动齿组瞬间反向移动,使离心动齿组(6)与链齿的啮合产生脱离,完成卸荷,离心动齿无级变速消隙机构单进入右侧复位区;此时动力的传递将有在待传载区的下一组离心动齿无级变速消隙机构单元所承担;到此,离心动齿无级变速消隙机构单元的一个循环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璞灵(上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璞灵(上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909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