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缓热扩散的快换式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7656.7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卢军;孙焕丽;许立超;刘鹏;孙士杰;乔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64;H01M50/289;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缓 扩散 快换式 动力电池 总成 电动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缓热扩散的快换式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属于电池的热失控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下箱体总成容纳腔中的至少一个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梁,电池模组两端分别设置有集成挡板和弹性装置。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缓热扩散的快换式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可以实现电池模组的快换更换,节省时间;并且能在电池发生热失控的第一时间内,将有危害的电池模组脱离整车,有效保证乘客的财产安全,有效延缓电池热失控,保证电池总成安全,实现总成的轻量化设计,降低研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缓热扩散的快换式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属于电池的热失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新能源汽车具有能量效率高、零排放、无污染、比能量高、噪音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动力电池系统作为新能源电池车的主要储能部件,主要保证整车的行驶、高低压零部件的用电需求、制动能量回收、混合动力发动机系统能量调节等功能。动力电池总成的安全性一直是其质量的的关键,随着高能量高功率的电池总成需求快速发展,带来电池总成的一系列安全问题。电动车还有充电速度慢的问题,一般的解决措施是大功率充电或者采用快换电池方案,但目前快换电池方案结构复杂,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电池模组快换速度慢以及电池发生热失控时无法保证电池总成安全的问题,提出一种延缓热扩散的快换式动力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延缓热扩散的快换式动力电池总成,包括设置在下箱体总成容纳腔中的至少一个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梁,两个横梁两端分别与容纳腔两侧的侧梁内壁支撑配合,电池模组两端分别设置有集成挡板和弹性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两端均固定有端板的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和端板固定在集成式液冷板上,所述集成式液冷板两侧与横梁滑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电池单体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单体,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体之间设置有隔热垫。
优选的是,两个所述横梁内侧分别设有安装槽体,所述集成式液冷板能通过两侧设有安装导轨沿着两侧的安装槽体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集成式液冷板内设有若干个冷却液流道,所述下箱体总成外侧端部设有冷却液管,所述冷却液管与下箱体总成的侧梁内部设有冷却液通道相通,所述侧梁内侧设有冷却液通道出口,所述冷却液流道与冷却液通道出口相配合,冷却液在冷却液流道、冷却液通道和冷却液管内流通。
优选的是,所述冷却液流道与冷却液通道出口通过垫片密封连接。
优选的是,两个所述横梁内侧分别设有滑动槽体,所述集成挡板能通过两端设有滑动柱体沿着两侧的滑动槽体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集成式液冷板上固定有强磁条,所述强磁条设置在集成挡板与集成式液冷板之间,所述集成挡板内设有电感线圈和感应传感器,所述电感线圈、感应传感器和电池模组与车载BMS电池系统电性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装置为弹性板簧,所述弹性板簧为弧形或波浪形,所述弹性板簧两侧分别与端板和侧梁内壁线接触或面接触。
一种电动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延缓热扩散的快换式动力电池总成。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而言具有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76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