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37601.6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3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邓星桥;费春霞;赵帮绪;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16 | 分类号: | F16H1/16;F16H55/22;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速器,至少包括蜗轮和蜗杆,其中,蜗杆由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构成,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各自所设置的环状蜗面蜗齿是关于彼此对接的中心部位镜像对称的,在沿蜗杆轴线剖视的视图中,第一蜗杆的大致呈线性变化的第一蜗齿左齿面能够经由大致呈平台状的齿顶延伸至呈非线性变化、尤其是大致呈隆凸形的第一蜗齿右齿面,使得至少一个第一蜗齿右齿面在起到驱动作用时以线接触的方式贴靠蜗轮的相应滚子左齿面,并且第二蜗杆的大致呈线性变化的第二蜗齿右齿面能够经由大致呈平台状的齿顶延伸至呈非线性变化、尤其是大致呈隆凸形的第二蜗齿左齿面,使得至少一个第二蜗齿右齿面在起到驱动作用时以线接触的方式贴靠蜗轮的相应滚子右齿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速器。
背景技术
对于采用蜗轮蜗杆式传动结构的减速器来说,在使用时,蜗轮和蜗杆的齿间间隙较较大,且转动贴合过程中的摩擦力过大,因此易使得蜗轮和蜗杆因转动而产生较大磨损的同时,使得减速结构的传动效率和精度大幅度下降,并且在运转过程中将伴随着高频或高分贝的噪音污染,严重时,由磨损带来的风险甚至会导致整个减速器的失效。
CN111623082A公开了一种蜗轮蜗杆传动结构、蜗轮蜗杆减速器和减速电机。其中,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结构包括蜗杆和蜗轮组件;所述蜗轮组件包括蜗轮轴、套设在所述蜗轮轴上的蜗轮和齿轮以及用于延迟所述蜗轮和所述齿轮啮合的啮合延迟机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于啮合延迟机构的设置,使得所述蜗杆在带动所述蜗轮后,蜗轮不会立刻带动齿轮转动,蜗轮与齿轮之间的运动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利用这个时间差,能够提高蜗轮的角动量,角动量能够转化为作用于齿轮的冲量,从而达到克服系统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的目的,克服减速电机的启动困难的问题。
CN108895121A公开了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包括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蜗杆同轴的第一爪盘,所述第一爪盘的背离所述蜗杆的一侧设有第一齿爪;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蜗杆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爪盘同轴设置,并与所述第一齿爪配合以与所述第一齿爪在所述第一爪盘的周向上形成间隙。本发明通过在第一齿爪与传动组件之间设置周向的间隙,使得第一爪盘与传动组件的运动存在时间差,利用这个时间差,能够提高传动组件的角动量,而传动组件的角动量能够转化为作用于蜗杆上的冲量,从而达到克服系统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的目的,使得减速电机易于启动。
CN107504133A公开了一种蜗轮蜗杆减速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蜗轮蜗杆减速器调节精度差、易磨损的问题。本蜗轮蜗杆减速器,包括具有轴孔的壳体、蜗轮和、蜗杆、调节套、锁紧套和锁紧螺栓一,调节套螺纹连接在锁紧套内,锁紧套设置在壳体靠近蜗杆输出端的端部处,蜗杆的输出端轴向固定在调节套内,锁紧套的內端滑动穿设在轴孔内,外端具有凸出的环形凸沿部,锁紧螺栓一的螺杆部穿过环形凸沿部与壳体螺纹连接,且锁紧螺栓一的头部将环形凸沿部压紧在壳体上。本蜗轮蜗杆减速器通过锁紧套和调节套一压一推的配合消除了锁紧套与调节套之间的螺纹间隙,而锁紧螺栓一本身的螺纹间隙几乎可以忽略,调节精度高,降低了蜗轮的磨损。
上述现有技术所提供的蜗轮蜗杆式减速器仍然存在着控制精度低、减速器的齿间磨损较严重以及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差等技术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仍然有需要改进的至少一个或几个方面。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速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速器,至少包括:蜗轮,其外圈的环形蜗轮面上分布有若干间隙设置的滚子;蜗杆,其具有能够与滚子啮合的蜗面蜗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7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ZO靶材的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数据源数据库定时同步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