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6604.8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9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占祥;冯良山;杨宁;冯晨;张哲;赵凤艳;白伟;蔡倩;向午燕;娄义晟;孙翔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13/00;A01B79/02;A01N37/26;A01N43/70;A01N57/20;A01P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王灿 |
地址: | 11001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玉米田 土壤 微生物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播种并灌溉;(2)玉米3~5叶期进行间苗;(3)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和抽雄开花期分别进行追肥并灌溉;(4)在玉米收获后,按照400~6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本申请的种植方法通过特定的耕种方法和灌溉技术相结合,有效的减少了耕种对土壤的影响,提高土壤中微生物丰度,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通过秸秆还田,不仅提高了玉米秸秆利用率,同时使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土壤健康程度,提高了作物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严格意义上应包括细菌、古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其个体微小,一般以微米或毫微米来计算,其种类和数量随成土环境及其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变化。它们在土壤中进行氧化、硝化、氨化、固氮、硫化等过程,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
土壤微生物不仅承担着土壤中大部分的碳、氮及其他营养物质的转化,还能够促进土壤的发育,维持土壤功能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土壤肥力的持续,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土壤中的细菌、真菌与放线菌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中的主要类群,也是衡量土壤健康程度的主要指标。
传统的农业推崇精耕细作,重水重肥,但随着化肥和机械化耕作的大规模推广,却出现了化肥越用越多,土壤肥力缺越来越差的现象。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健康的农田土壤,如何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让土壤的特性得到改善,提高土壤微生物丰度,从而实现增产,促进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提高土壤微生物丰度,促进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丰度的种植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播种并灌溉;
(2)玉米3~5叶期进行间苗;
(3)在玉米拔节孕穗期和抽雄开花期分别进行追肥并灌溉;
(4)在玉米收获后,按照400~600kg/亩的玉米秸秆量进行秸秆还田。
作为优选,在玉米播种前先喷施除草剂。
作为优选,所述除草剂为40%乙阿合剂和74.7%农民乐,所述40%乙阿合剂的使用量为200~250g/亩,所述74.7%农民乐的使用量为50~60g/亩,所述40%乙阿合剂和74.7%农民乐使用时每亩用28~30L水稀释后喷雾。
作为优选,所述播种时采用免耕机播种,播种时玉米种子的用量为4~5kg/亩,播种深度为4~5cm。
作为优选,所述间苗后玉米密度为3500~4000株/亩。
作为优选,所述追肥时追施氮肥,所述氮肥的使用量为10~15kg/亩。
作为优选,所述灌溉时采用喷灌。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灌溉后土壤含水量为60~70%。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灌溉后土壤含水量为75~85%。
作为优选,所述秸秆还田过程中按照300~500kg/亩的施用量施入农家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未经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66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