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2,3-二氢-2-氧-1H-苯并咪唑-1-丁酸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31962.X | 申请日: | 2021-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0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红象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35/26 | 分类号: | C07D235/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苯并咪唑 丁酸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制备2,3‑二氢‑2‑氧‑1H‑苯并咪唑‑1‑丁酸的方法,将1,3‑二氢‑1‑(1‑甲基乙烯基)‑2H‑苯并咪唑‑2‑酮在有机溶剂中,在缚酸剂的作用下于100‑120℃脱水,完毕后加入4‑溴丁酸乙酯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到70‑90℃,加入预热到40‑60℃的水搅拌适时分相;有机相加碱于45‑80℃,150‑200mbar环境下进行皂化反应,皂化反应结束后于40‑60℃缓慢加入盐酸,然后在90‑110℃反应2‑4小时,冷却过滤,滤饼水洗,于50‑70℃,100‑180mbar下干燥至恒重。用碳酸钾代替氢化钠,根本上消除了传统工艺安全隐患大,三废污染严重等问题,而且一锅炒使得生产工艺更简便,并使得生产成本降低;同时本发明操作简便安全工艺条件合理,反应收率高,具有较高的实施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制备2,3-二氢-2-氧-1H-苯并咪唑-1-丁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2,3-二氢-2-氧-1H-苯并咪唑-1-丁酸,分子式:C11H12N2O3,分子量:220.22,英文名:2-oxo-1-Benzimidazolinebutyric acid,其结构如图1所示;它是一种合成齐帕特罗的化学中间体,齐帕特罗是已知的具有下列结构的肾上腺素β-2激动剂,分子结构图如图2所示;齐帕特罗的IUPAC名称为4,5,6,7-四氢-7-羟基-6-(异丙基氨基)咪唑并[4,5,1-jk]-[1]苯并氮杂X-2-(1H)-酮。齐帕特罗的化学文摘名称为4,5,6,7-四氢-7-羟基-6-[(1-甲基-乙基)-咪唑并[4,5,1-jk]-[1]苯并氮杂卓X-2-(1H)-酮。医学上利用它们能引起拟交感神经兴奋的功能,选择性激动呼吸;
道德β-2受体时,可引起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降低血管通透性,发挥平喘作用;选择性激动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β-2受体时,可起到加强心肌收缩性,加速传导,加快心率,提高心肌的兴奋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哮喘和心脏病的治疗。
合成齐帕特罗的工艺路线如图3所示,反应式中d:即2,3-二氢-2-氧-1H-苯并咪唑-1-丁酸,关于此路线,目前公布的文献路线要分三步反应,具体如US4585770 EXAMPLE14中对其进行了描述:
第一步先合成化合物2,3-二氢-3-(异丙烯基)-2-氧-1H-苯并咪唑-1-丁酸乙酯,工艺路线如图4所示;
其制备方法是:化合物(I)在8倍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于20℃左右加入50%氢化钠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然后再加入4-溴丁酸乙酯,于20~25℃反应4小时,稀释到大量冰水中,乙醚提取,有机相水洗,干燥,减压浓缩,残物油状物即为目标产物(II),收率100%。
第二步合成化合物2,3-二氢-2-氧-1H-苯并咪唑-1-丁酸乙酯,工艺路线如图5所示:其制备方法是:第一步化合物(II)和乙醇于0~5℃加入浓硫酸,并于0~5℃反应5小时,完毕后用氢氧化钠中和,然后稀释在大量的冰水中,抽滤,,滤饼水洗得mp:88℃的目标产物(III),收率81.48%。
第三步合成化合物2,3-二氢-2-氧-1H-苯并咪唑-1-丁酸,工艺路线如图6所示:其制备方法是:第二部化合物(III)于乙醇-氢氧化钠溶液中回流1小时,加压浓缩乙醇,产物加入大量的冰水,用浓盐酸调PH~1,过滤产物,水洗,粗品于异丙醇中重结晶,得到mp:185℃的目标产物(IV),收率56.3%。
该反应路线存在的缺点是一方面步骤繁多,每步的三废极多,其三步的总收率只有63.%;另一方面由于第一步中用到氢化钠,众所周知氢化钠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受热或与潮气、酸类接触即放出热量和氢气,引发燃烧和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发燃烧或爆炸。遇湿气和水分生成氢氧化物,腐蚀性很强。这对工业化生产带来许多不便,劳动保护也较差,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红象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红象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19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