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31706.0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1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刘永强;梁亮;龙兵初;赖建忠;邢天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盛泰针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D04B1/14;D04B1/16;D04B1/18;D02G3/40;D06B3/18;D06B23/04;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六方于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2 | 代理人: | 尹科峰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抗起球 三明治 针织 面料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里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里层和所述外层均采用棉纱与改性氨纶交织而成,所述中间层采用感温变形复合纱作连接线,连接线由感温变形复合纱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氨纶为20~30D低温氨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形复合纱为芯鞘结构,感温变形复合纱以涤纶丝为芯,以热熔材料为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和所述外层的线圈长度均为(135~150mm)/50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线圈长度为(170~180mm)/50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纱含量占总成分的70%~80%,所述改性氨纶含量占总成分的5%~20%,所述感温变形复合纱含量占总成分的10%~17%。
7.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织造:面料采用里层、中间层和外层三层结构,由中间层勾连在一起,通过针织大圆机织造而成,面料的里层和外层采用棉纱与20~30D低温氨纶交织而成,而中间层则由50D/24F的感温变形复合纱编织成,并设计里层和外层的线圈长度为135~150mm/50针,中间层的线圈长度为170~180mm/50针,坯布门幅为1.75m,克重为420g/m2,下机后进行开幅打卷;
2)预定型:将开幅后的织物平幅浸轧过水,使面料在带液率为85%时,通过温度为180℃、车速为18m/min的定型机进行预定型处理,同时设定上机门幅为预缩后门幅的118~120%,超喂在﹣7%;
3)染色:将预定型后的织物进行前处理后再染色,染色采用二浴二步工艺,第一步在130℃下用常规分散染料对热熔丝进行染色,第二步在60℃下用常规活性染料对棉进行染色;
4)脱水烘干:对染色后的面料进行脱水、烘干处理;
5)定型整理:定型整理采用一浸一轧工艺,采用浓度为60g/L的助剂,将面料在温度150~165℃、车速15~18m/min下在浸轧装置内进行处理,轧余率为70~80%,得到成品面料的门幅为1.70m~1.95m,克重为280g/m2~400g/m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起球三明治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中,浸轧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浸液槽和轧压辊组,支撑框架上设置了与升降气缸相连接的导料机构,导料机构包括两组导料辊组,两组导料辊组均连接有驱动器,浸液槽设置有两个,两组导料辊组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浸液槽的上方,面料定型处理时,先确定面料定型处理所用的浸液槽,往该浸液槽内加入轧液,接着启动该浸液槽上方的导料辊组上连接的驱动器,驱动器带动该浸液槽上方的导料辊组往下转动90°,升降气缸启动,升降气缸带动导料机构整体往下移动,直至该浸液槽内的导料辊组上的导料辊完全浸没在该浸液槽的轧液内,接着面料经支撑框架前端的传送辊引导进入到对应的浸液槽内,并经过该浸液槽内的导料辊组的引导使面料与轧液充分接触,再经支撑框架后端的输出辊传送出浸液槽,进入到轧压辊组进行轧压处理,并且定期对浸液槽进行维护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盛泰针织有限公司,未经嵊州盛泰针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317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