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蓄电池的监控系统及方法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7240.7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1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斌;韩庆福;马永孝;范安军;张龙中;张玉一;张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B60R16/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1014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蓄电池 监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蓄电池的监控系统及方法和车辆,该监控系统包括:电池传感器、主控模块、后台服务器、用户终端和仪表模块;电池传感器采集蓄电池的状态参数;主控模块获取蓄电池的状态参数,并监测点火开关的档位信息,并根据档位信息将蓄电池的状态参数发送至后台服务器、用户终端和仪表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以便后台服务器、用户终端和仪表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显示蓄电池的状态参数,并选择性发出报警提示。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控蓄电池的状态参数,并对状态参数进行对应显示,在状态参数出现异常时,发出报警提示,对用户进行有效提醒,以便用户及时获悉蓄电池状态,便于及时处置应对,从而,利于降低蓄电池故障率,提高蓄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蓄电池的监控系统及方法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大型车辆例如重型卡车的用电负载不断增加,给蓄电池的使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用电负载可以为独立热源、驻车空调及大功率逆变器等。
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蓄电池状态的监控,在车辆处于特殊工况或用户操作不当时,蓄电池寿命会出现严重衰减,且蓄电池亏电会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起动,从而引起市场抱怨。以及,在冬季时,蓄电池的充电性能会出现下降,若不对蓄电池的参数进行管理,会导致蓄电池的故障率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蓄电池的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对蓄电池的状态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对状态参数进行对应显示,在蓄电池的状态参数出现异常时,选择性的发出报警提示,以便及时对用户进行有效提醒,便于及时处置应对,降低用户不当操作或者特殊工况引起的车辆无法起动的风险,从而,利于降低蓄电池故障率,提高蓄电池使用寿命。
为此,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此,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蓄电池的监控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蓄电池的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池传感器、主控模块、后台服务器、用户终端和仪表模块;所述电池传感器与车辆的蓄电池连接,用于采集所述蓄电池的状态参数;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电池传感器和所述车辆的点火开关连接,用于获取所述蓄电池的状态参数,并监测所述点火开关的档位信息,并根据所述档位信息将所述蓄电池的状态参数发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仪表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以便所述后台服务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仪表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显示所述蓄电池的状态参数,并选择性发出报警提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蓄电池的监控系统,采用电池传感器采集蓄电池的状态参数,在主控模块监测到点火开关所处的档位信息时,主控模块根据点火开关所处档位信息将蓄电池的状态参数发送至后台服务器、用户终端和仪表模块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后台服务器、用户终端和仪表模块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对蓄电池的状态参数进行分析和反馈,在蓄电池的状态参数出现异常时,选择性的发出报警提示,以便及时对用户进行有效提醒,便于及时处置应对,降低用户不当操作或者特殊工况引起的车辆无法起动的风险,从而,利于降低蓄电池故障率,提高蓄电池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监测到所述点火开关处于ON档,将所述蓄电池的状态参数发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仪表模块,以便所述后台服务器、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仪表模块对应显示所述蓄电池的状态参数;所述仪表模块,还用于显示对应于所述蓄电池的状态参数中荷电状态的图标,并当所述荷电状态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持续低于第一电量报警阈值时,发出第一预设报警提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监测到所述点火开关处于ACC档,将所述蓄电池的状态参数发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和所述用户终端,以便所述后台服务器和所述用户终端对应显示所述蓄电池的状态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7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